28日召開的全市盤活利用低效用地試點工作2025年度第一季度專家咨詢會暨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試點工作現場會上,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試點地區晉江市和德化縣分別作典型經驗發言。兩地根據自身的資源稟賦和發展需求,通過創新機制與政策,推動集體土地有效利用,形成了有益的實踐模式。
晉江
完成“集建入市”88宗1019畝
晉江把“集建入市”作為盤活利用低效用地的重要抓手,共完成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88宗1019畝,入市總價款3.5億元,市財政收取土地增值收益調節金5296萬元,村集體收入增加2.9億元,帶動產業投資27.1億元。
晉江市自然資源局有關負責人結合實例作了經驗分享——
晉江安海恒欣云谷產業園將9.14畝非建設用地農轉用后,結合周邊104畝集體建設用地整體入市,建筑面積至少增加2.8萬平方米。這是晉江在全省率先探索“邊角地、夾心地、插花地”農轉用后入市,實現農村連片低效用地盤活改造的有益嘗試。
晉江磁灶鳳山石材退出改造項目通過國有土地和集體土地置換,解決二者交錯分布問題,成為全省首宗國有土地和集體土地置換案例。這得益于“土地置換”的舉措,即將入市政策與建設用地置換政策疊加,按照“雙方自愿、憑證置換、面積相近或價值相當”的原則,優化入市地塊紅線,提升土地利用效率,推動成片開發。
中輝產業園原為老舊陶瓷廠,入市后對舊廠區進行改造升級,建設標準化園區,入選自然資源部“用地主體引導有效類”典型案例。這是晉江解決歷史遺留問題的好做法,借助入市政策解決歷史遺留建設用地問題,共有781畝歷史遺留建設用地通過入市取得用地手續。
此外,晉江還強化頂層設計,出臺管理辦法、收益分配、三邊地農轉報批等7份文件,規范入市流程;摸清底數,摸排出符合入市條件的集體建設用地9505畝;加強政策宣傳,健全土地收益分配機制,進一步優化國土空間總體規劃。
德化
“集建入市”實現“零”的突破
德化縣穩妥推進“集建入市”工作,實現“零”的突破,共完成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6宗48.21畝,其中工業5宗46.61畝、商業1宗1.6畝,成交價款共1033萬元。其中,美湖鎮美湖村入市地塊獲評2024年度全國“農地入市”程序規范順暢類典型案例。
德化縣自然資源局有關負責人圍繞“四個三”作了分享——
構建“三個一套”:即建立一套入市工作協調機制、細化一套入市工作細則規定和科學編制一套地價體系。
聚焦“三個保障”:選準入市地塊,保障支柱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用地需求,側重滿足陶瓷產業轉型升級、全域旅游示范打造、礦業產業可持續發展等特色產業用地需求;保障農村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用地需求,側重支撐保障“三黑三黃三寶”等特色農產品精深加工、農產品地理標志打造的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用地需求;保障中小微企業項目用地需求,側重妥善解決一批陶瓷企業作坊、竹木加工作坊等落地發展和擴大再生產的實際需求。
突出“三個全面”:助推試點開展,全面完成村莊規劃編制,開展摸底調查和開展政策宣傳。
圍繞“三個重點”:尊重農民入市主體地位,充分考慮入市與土地征收成片開發的大致平衡,突出全流程全生命周期監管。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