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了解到,惠安縣積極破解耕地緊缺、水資源緊缺等難題,推行“胡蘿卜輪作抗旱稻”節水栽培新模式,創新旱地無水機插秧旱種水稻新技術,讓缺水旱坡地飄出“稻花香”。
日前,為檢驗胡蘿卜—旱稻輪作種植提質增效成果,惠安胡蘿卜科技小院舉行相關水稻旱種旱管百畝示范片測產驗收及現場觀摩會活動。專家組實地考察示范現場并進行隨機抽取、實割測產,田間測產折干后平均畝產達到490.6公斤,成績喜人。
田間旱稻長勢喜人
“我們根據惠安不少旱坡地存在田間水利設施落后、缺水等問題,探索旱地‘糧—菜’輪作以擴大旱糧種植面積,保障糧食安全。”科技小院的專家團隊介紹,自2022年起,他們開始深挖旱地種糧潛力,通過旱地微噴灌節水設施、無人機播種,改良土壤,不僅充分節水,還提高下茬胡蘿卜的品質和產量,每畝增收600元。同時,選育適宜惠安旱地種植的優良品種,大規模引進試種相關優質旱稻。
據了解,相較傳統水稻,種植旱稻整個生育期可節水50%至60%。節水旱稻可推廣到有水源但水源并不充足的水澆地上應用,能夠在灌溉條件下實現產量品質與水稻基本持平。同時,節水旱稻具有較好的抵御干旱能力,且能夠獲得相對穩定的產量。
近3年來,惠安縣探索研究旱地稻菜高效生產模式,充分利用耕地資源、開發旱地資源,夯實糧食豐產基礎。該模式有效提高了單位面積土地所產出的效益,不僅幫助農戶端牢“米飯碗”、提穩“菜籃子”,還抱好“錢袋子”,讓農戶實現了錢糧雙增。
農機給力,種地省力。在農業科技裝備推廣方面,惠安縣還采用節水噴灌、旱地無水機插秧旱種水稻等新技術,不僅提高種植效率,還降低人工成本,讓農戶用好技術、種出好糧食,通過推進機械化種植,讓技術深入鄉土,轉化為農戶增產增收的喜悅。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