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泉州市民政局先后印發《部分長者食堂未持續開展運營問題專項整治方案》《泉州市深化“整治公建民營等養老機構服務不規范問題推動養老服務質量提升”工作方案》兩個通知。1個多月過去了,記者了解到,已經有部分長者食堂、養老機構完成提升改造和整治。
消除隱患 養老更安心
“消防設施提升改造已全部完成,后山的擋土墻也加固好了。”近日,記者在泉州江南老年頤樂園采訪時,該園相關負責人楊偉俊介紹。
據悉,為了進一步保障老人安全,響應加強消防安全管理的號召,今年江南老年頤樂園對消防系統進行了全面升級。該園設立了消防安全員以及消防責任人員,負責日常的消防安全巡查。園內設置了消防控制室、微型消防站等,同時進行消防系統智能化、消防噴淋系統等改造升級。此外,將園內原4公斤的滅火器統一換成5公斤的滅火器,并在每個房間放置了防火呼吸面罩。不僅如此,還將廚房的烹飪用具全部氣換電,并配備消防毯、滅火器等。
為了能夠及時、準確地應對火災事故,園內不定期組織工作人員舉行消防演練。鯉城消防大隊也會定期到園內進行消防安全隱患排查,指導消防安全的相關活動,完善園內消防安全的規章制度等。
泉州江南老年頤和園背靠烏石山,2023年的一場臺風引發了部分山體滑坡,有不少泥石滾落到靠近山體的生活區。為了避免此類事件再次發生,園內投入數十萬元,將靠近山體的擋土墻加固加高,并密切關注天氣變化,時刻做好防范,盡力減少惡劣天氣帶來的影響。
記者從泉州市民政局了解到,《泉州市深化“整治公建民營等養老機構服務不規范問題推動養老服務質量提升”工作方案》中整治對象為:全市已登記備案在運營的養老機構,包括公建民營、公建公營、民辦養老機構。
該方案要求,在2023年點題整治取得階段性成效的基礎上,確定整治重點及方向為養老機構場所安全不達標、隱患整治不徹底、設施陳舊維修養護不及時、護理人員持證人數少、服務照料不規范等問題;部門綜合監管不到位、協調配合機制不完善,公建民營合同期過長、評價退出機制不健全等問題;民政基層經辦人員業務水平不高、政策落實不精準、不擔當不作為等問題。
通過實施持續深化工作方案,計劃至2024年10月底,全市在運營養老機構100%符合《養老機構服務安全基本規范》強制性國家標準,發現的重大安全隱患100%消除;全省統一的養老機構等級評定制度100%執行;對有集中照護意愿的低保完全失能老年人,100%實現動態管理下的應收盡收;建立分級分類培訓體系,全市培訓養老護理員不少于2000人次,持證人數明顯增長;到2024年12月底,88個長者食堂全部完成建設并投入運營;已建成的177所長者食堂全年有效運營100餐(天)以上達到100%、200餐以上達到70%;按照分級負責的原則,做好所有基層養老服務業務經辦人員全員培訓,提升其履職能力和工作水平;支持民營企業參與養老服務 業,優化營商環境,構建親清政商關系,打造民生治理品牌;養老服務監管持續加強,群眾對養老服務滿意度持續提升,老年人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續增強。
塘頭村的老人一日三餐都可以在長者食堂享用自助餐
服務提升 就餐更便利
“這個很方便,省了很多麻煩。”5月29日11時,晉江市紫帽鎮塘頭長者食堂準時開飯,72歲的張奶奶笑呵呵地說著,走進了塘頭長者食堂享用午餐。記者看到,食堂工作人員早已將十多道葷素菜端上來,放在自助餐的保溫倉中。老人們想吃什么菜,就自助取食。目前,像張奶奶這樣一天三餐都到長者食堂吃飯的老人有50多位。
塘頭村黨委書記兼村委會主任蔡榮記介紹,塘頭村目前有老人200多位,村里的年輕人或居住在外,或工作繁忙沒有辦法兼顧老人的一日三餐。為滿足老人們方便就餐的需求,村兩委多次開會討論研究,決定通過委托第三方的方式開辦長者食堂。經過前期準備,長者食堂于今年3月份正是開業。塘頭村年滿65周歲以上的老人,每個月在食堂吃飯的伙食費為600元,其中自付300元,村財補貼300元。
除了老人,身患重大疾病以及殘障人士也可以到長者食堂享用優惠餐食。食堂每餐供應十幾樣菜品以及燉罐,以自助餐的方式供老人用餐。對于行動不便的老人和殘障人士,長者食堂會為其用餐盒,保溫袋打包好飯菜,聯合物業每天三次由小區保安送餐上門。
對于行動不便的老人和殘障人士,由小區保安送餐上門。
92歲的蔡爺爺和身有殘疾的兒子居住塘頭嘉園小區。保安每日送餐來時,蔡爺爺都會笑著跟他打招呼。蔡爺爺的孫女感激地說:“我們有時忙碌沒法按時給老人家做飯送餐,有了食堂每日送餐,我們輕松了很多,而且食堂的飯菜質量也有保障,大家都很放心。”
長者食堂的開設并不僅僅解決了溫飽問題,也為周邊眾多孤寡老人送去了關懷和溫暖。比起冷清的家中,大多老人更喜歡食堂熱鬧的氛圍。
5月28日下午4點多,在位于晉江梅嶺街道桂華苑的晉江長者食堂桂山供應站(以下簡稱“桂山長者食堂”),大廚正在緊鑼密鼓地炒菜,為下午5點開飯做準備。
據晉江梅嶺桂山社區相關負責人葉遠東介紹,在上級民政部門,街道黨工委辦事處的關心指導和支持下,桂山長者食堂于5月9日開業,目前每天有數十位老人前來就餐。他們采取與第三方餐飲公司合作的方式開辦長者食堂。
據餐廳經營者唐女士介紹,長者食堂的裝修硬件設施都由社區解決,他們只需配備餐具桌椅等便可開工,“這是一個多方合力的公益事業”。目前長者食堂只供應午、晚餐,每餐菜品有33個,老人前來用餐一頓一葷兩素一湯僅需9.9元。有些老人想吃其他更好一些的菜,則可享受對外售賣菜金8折的優惠。為了確保食堂能夠良性長久經營,他們也有對外營業,“我們在確保食材新鮮、優質的情況下,盡量降低菜金。”身體不便無法前來就餐的老人,也可聯系食堂、社區工作人員幫忙送餐。
長者食堂極大方便了留守、獨居老人,很好地解決這類老人“做飯難、吃飯難”的問題。但如何持續、良性的運營一直是經營者急需解決的問題。
今年4月,泉州市民政局印發的《部分長者食堂未持續開展運營問題專項整治方案》明確表示,發展老年助餐服務是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的重要內容和重要民生工程,是支持居家社區養老、增進老年人福祉的重要舉措。泉州市先后補貼建設長者食堂177所,有效解決長者餐飲問題,提升了長者的生活質量,得到老年人的歡迎和贊譽。
市民政部門調研發現,2023年,已建成的177所長者食堂中,全年有效運營100餐(天)以下的有69所;100—150餐的有11所;200餐以上的僅71所;其余未正式運營的26所。部分長者食堂未持續運營,甚至個別長者食堂空置,存在“重建輕管”“重量輕質”等問題。
此次整治的對象為是已建成的177個長者食堂和2024年新建或改擴建的88個長者食堂,重點圍繞“運營主體不明確、運營經費不到位、規章制度不健全、監督管理不嚴格、建設標準不達標”等五個方面進行排查整治。
按照整治計劃,到2024年12月底,今年新建的88個長者食堂全部完成建設并投入運營。已建成的177所長者食堂全年有效運營100餐(天)以上達到100%;200餐以上達到70%,達到因地制宜“辦得起”、因勢利導“辦得久”、因需賦能“辦得好”。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