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商指標,是直觀量化一座城市營商環境優劣的參數。在省發改委發布的2023年省營商環境監測結果中,泉州市有11個指標成為標桿,其中6個指標居全省第一。泉州奪得營商標桿的優勢與底氣何在?在于泉州市全力打響“泉心泉意”營商環境品牌,以一系列創新舉措有效破解企業群眾的堵點、痛點問題,提升企業群眾的政務獲得感、幸福感。
錨定榜首位次 創新服務模式
以先行者姿態塑造“營商標桿”
2023年,泉州市的納稅、登記財產、政府采購、獲得用水用氣、獲得電力、執行合同等6項指標位列全省第一,其中政府采購、登記財產、納稅連續兩年全省第一。
去年,泉州市出臺《泉州市打造一流政府采購營商環境行動方案》,將政府采購營商環境作為財政重點中心工作,錨定全省榜首位次加力加壓抓落實。除了推行“無預算不采購”“不見面開標”等舉措外,泉州市還創新探索了創新“1+3”遠程異地評審模式,2023年全市采用遠程異地評審項目的政府采購預算金額達9.98億元。同時,泉州市在全省率先取消投標(響應)保證金,將履約保證金繳納比例從10%降低到2%。2023年全市共為企業節省投標(響應)保證金約8.08億元、節省履約保證金約3.55億元。
在登記財產方面,泉州市推動上線“互聯網+不動產審批系統智能秒批”功能,商品房分戶、抵押注銷、預告登記等業務實現“全程不見面,一次不用跑”,辦理時限由原來的幾天,縮短至0.5小時甚至不足10分鐘辦結,全市通過智能化審批辦理不動產登記13.55萬宗。全面推行二手房“帶押過戶”服務模式,實現二手房交易、登記、抵押貸款“無縫銜接”,全市辦理二手房“帶押過戶”704宗,累計涉及賣方抵押金額總量8.55億元。
聚焦經濟民生所需,市住建局、發改委、工信局、國網泉州供電公司等四部門聯合發出《關于規范住宅小區電動汽車充電設施建設管理的通知》,在全國率先發文規范全市住宅小區充電樁建設和運營管理。國網泉州供電公司、住建局、小區物業等聯合在全省率先探索V2G“電魔方”應急供電場景,為小區照明、汲水、電梯等應急用電提供保障,為小區應急供電托底。截至2023年,泉州建成充電設施854座公共充電站9132個公共充電樁,實現中心市區充電服務半徑1.2公里,高速充電站24座(112個充電樁),實現高速公路服務區充電站全覆蓋。
加碼惠企政策 提速流程審批
營商舉措“有力度又有速度”
除去6個全省第一指標外,去年泉州市還有知識產權創造、保護和運用,招標投標,融資支持,工程建設項目審批,辦理破產等5個指標成為全省標桿。
今年1月,泉州市獲評國家知識產權強市建設示范城市,這是全國知識產權試點示范體系的最高榮譽。在知識產權創造、保護和運用方面,泉州市的政策力度持續加碼,如出臺《進一步推動知識產權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在2021年相關政策基礎上實現煥新升級。我市全力推動知識產權運營基金有效運作,泉州市知識產權運營基金募集資金達2億元,已投資項目7個,投資額1.1億元,撬動社會資本投資15.88億元。
首次位列全省標桿的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改革指標,展現了泉州市打造快速審批新模式的創新探索。去年,泉州市進一步精簡項目施工許可申報材料,助推項目先行局部開工,晉光小學東海校區擴建、泉州市海絲金融中心、西華洋片區安置房、東海濱海小學等多個市級重大重點項目,順利辦理樁基工程施工許可,每個項目提早開工達3個月以上,實現了項目審批的“泉州速度”。
市行政服務中心管委會聯合泉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建立了企業破產信息查詢平臺,通過再造流程、整合資源、優化流程、信息共享,創新推行破產企業信息“一網受理、一表申請、一次辦好”服務新模式,在全省率先實現破產企業信息查詢“一件事一次辦”。平臺采用數據共享應用、電子證照調用等方式,“一套材料”即可完成企業破產多項業務信息查詢,改革后“申請材料”壓縮比例達80%。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