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簪花很美,泉州很贊。”昨日,《蟳埔女習俗簪花圍服務規范》團體標準(以下簡稱“團體標準”)正式出臺,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蟳埔女習俗有了行業規范。據悉,根據全國團體標準信息平臺顯示,我國四級名錄共認定非遺代表性項目10萬余項,該標準是首個針對非遺習俗發布的團體標準。
團體標準從元素要求、人員要求、場地道具、服務流程、收費標準、溝通反饋等方面對蟳埔女習俗體驗服務進行規定。今后,簪花圍及傳統服飾換裝體驗將“從頭到腳”都有標準可循。根據團體標準,提供蟳埔女習俗體驗服務的工作人員應具備專業技能,并對蟳埔女習俗的歷史背景、文化內涵,以及盤發,佩戴花串、邊花,傳統服飾等制作技藝有深入了解,能夠為顧客提供專業的指導和建議。簪花圍的設計應符合傳統審美,又能滿足現代時尚的需求。簪花圍的制作技藝,包括花卉的選擇、搭配,飾品的制作、鑲嵌等應符合相關技藝標準。
值得一提的是,團體標準強調,服務場所中要優先或推薦蟳埔女簪花圍的傳統妝造和服飾。提供拍攝服務時,應選擇展示蟳埔女的生活環境或工作場景的代表性場地進行拍攝,讓顧客更深入地了解蟳埔女文化。
過去一年,隨著趙麗穎等明星的簪花圍造型火爆“出圈”,蟳埔簪花圍話題在新媒體平臺上的點贊量超80億次,“泉州蟳埔:頭上花園非遺體驗”入選中國旅游研究院“2024年非遺旅游體驗創新十佳案例”。蟳埔村里的簪花旅拍店從10多家增長至如今的310家,團體標準的出臺勢在必行。“團體標準的發布實施,對簪花圍體驗市場將起到規范作用。只有在堅守傳統文化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升游客的旅游體驗感,才能讓蟳埔旅游熱的花期長存。”泉州市豐澤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局長康招傳表示。
“標準的出臺,不僅是為了讓市民和游客能在簪花時獲得更好的體驗,也是對這份泉州特有的文化財富的堅守和傳承。”泉州市豐澤區蟳埔簪花圍民俗文化協會會長黃麗泳介紹,團體標準就像一份“說明書”,對蟳埔女習俗中的材料選用、技藝傳承、人才培養、文化內涵的保護和傳承都能夠產生積極作用。
令人欣喜的是,《非物質文化遺產蟳埔女習俗簪花圍制作技藝》的泉州地方標準也即將出臺,將從非遺技藝傳承的角度對簪花圍的組成部分、制作要求、梳理步驟、技藝流程、傳統搭配等方面進行具體規范。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