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城北,熱潮涌動。鑲嵌于清源山脈與晉江之間的泉州數字經濟產業園人潮竄動、熱火朝天,一棟棟標準產業用房破土而出、一個個重大項目落地生根、一家家優質企業紛至沓來。
“開局就是決戰、起步就是沖刺!”泉州數字經濟產業園貫徹落實省委、市委 、區委“深學爭優、敢為爭先、實干爭效”行動部署,以推動高新產業集聚為抓手,以服務大泉州制造業為目標,從創新驅動、基礎配套、招商引資、政策扶持等領域進行探索,全力打造海西數字經濟“新標桿”。
全省工業(產業)園區標準化建設現場會觀摩團參觀泉州數字經濟產業園
“重”要素保障——
集中優勢資源聚力園區建設“加速提檔”
“上下同欲者勝”。只要創新機制,領導干部率先垂范,高位統籌,嚴抓實管,各項工作就能實現預期目標。
自2022年1月被列為全市工業(產業)園區標準化建設試點以來,豐澤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成立標準化建設指揮部,由區委書記親自指導,區長親自掛帥,踐行“一竿子插到底”的實干精神,定時會商、定期督導、定向紓困,為高起點高標準建設園區清除障礙、指明方向。
“發揮各自優勢,更要凝心聚力!”標準化建設指揮部下設綜合組、征遷組、規劃組、建設組、資金組、招商組等六個職能工作組。各組責任明確、分工配合,與全區各部門通力合作、迅速行動,從規劃用地、項目建設、資金保障、招商引資、運營管理等五方面著手,集中優勢資源加快園區建設。
征遷速度,影響工程進度。用心用情用力,就能跑出征遷“加速度”。面對征遷這一難啃的“硬骨頭”,園區持續發揚“協作高效、連續作戰、快速機動、密集出擊”的“蜂群精神”,與北峰街道聯合創新推行“黨支部+指揮部”工作模式,實現征遷工作統一指揮、科學調度,不斷刷新項目征遷的“加速度”。在這一模式下,泉州數字經濟產業園二期在短短4個月內完成征遷任務,并破解了停滯10年之久的遺留問題,為園區標準化建設提供了用地保障。
到位資金多,園區建設才能更快。為解決園區建設存在的資金難題,園區通過申請專項債,保障建設資金。據統計,泉州數字經濟產業園共申報7個項目,總投資超74億元。其中,2023年度共申報逾14億元。
“強”頂層設計——
錨定“高”“新”發展雙目標
“沒有高標準的頂層設計,就沒有高質量的發展。”2022年,泉州數字經濟產業園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強產業、興城市”雙輪驅動,扎實推進工業園區標準化建設專項行動,以推動產業集聚、土地集約為抓手,進一步提升工業園區產業承載力,優化功能布局,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
高位謀劃,精心設計。錨定“高”“新”發展雙目標,園區結合我省數字經濟產業圖譜及我市產業轉型升級需要,立足既有產業基礎,明晰產業鏈“上下游、左右岸”,將園區定位為海西數字經濟創新門戶。
泉州數字經濟產業園有關負責人介紹,“頂層設計強,則落地見效快。我們在一期已建成產業用房17萬平方米的基礎上,將規劃總占地面積由1017畝擴大至超4200畝,工業用地容積率提升至3.0,總建筑面積提升至369萬平方米。同時二期啟動了696畝,共計10個子項目的開發建設,包括豐澤區機器人產業園、工業互聯網產業園、智能制造產業園、數字貿易產業園4個標準工業園區項目,以及人才公寓、綜合服務大樓、配套幼兒園、體育公園、市政道路設施和西埔山公園等6個生活配套項目。”
向“高”而攀,向“新”而行。產業發展上,依托與華僑大學和周邊縣(市、區)高新企業群落資源,園區引入大院、大所、大平臺落地深耕,打造以軟件及信息技術、光電子信息、工業互聯網為主導產業,以智能機器人、工業設計及數字創意、智慧城市及行業應用為潛力產業,構建產城一體、職住平衡的高新產業園區,形成“3主導+3潛力”產業新模式。
真抓實干、穩扎穩打,成就了園區一張張“新名片”。2022年底,在福廈泉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泉州片區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通報的泉州高新區“一區多園”考核評價結果中,泉州數字經濟產業園取得綜合評價第二名的佳績,園區的創新能力和創業活力、產業升級和結構優化能力、開放創新和國際競爭能力、可持續發展能力等各項指標均獲得較高評價。此外,市工業園區標準化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現場考察泉州數字經濟產業園試點項目時給予較高評價,園區助力豐澤區在2022年泉州市工業(產業)園區標準化建設第四季度拉練活動中,績效評檔獲評為“好”……
一份份優異成績和滿意答卷,是園區“強”頂層設計的最好詮釋。
“強”項目推進——
用好“快征遷、快報批、快協調、快審核、快開工”金鑰匙
吊車作業、樁基施工、混凝土澆筑、立面裝修……走進泉州數字經濟產業園項目施工現場可以看到,工地人頭攢動,工程車來回穿梭,挖掘機忙碌作業,機械轟鳴聲、錘打聲此起彼伏。
“短短5個月時間,6棟主體建筑全部實現封頂!”負責機器人產業園項目的承建單位技術負責人黃黎煌介紹說,“今年以來,我們克服了雨季和地下土石方等施工困難,組織100多名工人高質量推進項目建設。目前,6棟主體建筑已完成80%墻體工程砌筑,最晚于今年6月底前全面竣工。”
把鏡頭聚焦位于園區二期A區工業互聯網產業園。在現場,該園主體建筑已拔地而起,從啟動施工,到主體建筑“出地面”,再到建成2層樓,僅用了6個月的時間。“每天都在加班加點,都有新的進展!”A區項目負責人吳培清說道:“從大年初八起至今,我們投入200多人次、40多臺施工機械設備,有序推進項目施工。根據計劃,項目預計今年12月底前完成交付。”
“快征遷、快報批、快協調、快審核、快開工”,這是園區高速高效高質量推進項目的五把“金鑰匙”!
泉州數字經濟產業園有關負責人介紹,通過靠前溝通、模擬審批,極大壓縮了二期工業用地從拿地建設審批各項手續的時間,短期內迅速辦理完成了土地出讓及建設各項前期手續審核。比如:市資源規劃局從拿地后即介入指導開展模擬審批,僅23天就完成了地塊“多評合一”初審;市住建局提前介入指導開展樁基先行,僅59天就完成標準園區A區拿地到開工……
“審核完成,立馬施工!”園區通過制定科學合理的工程計劃,在保障安全生產的前提下通力協作,同時采用項目制方式聘請管理服務團隊,引進智慧工地管理系統,推動項目快開工、快建設、快投用。市、區兩級部門多次實地指導、定期現場調度,解決多項工程施工中具體問題,實現快速辦理、快速決策。
“強”同步招商——
引聚一批大項目、好項目落地生根
今天的招商,就是明天的產業。乘坐擁千年歷史的世遺之城“東風”,泉州數字經濟產業園吹響“開放招商”的號角,全力敞開泉州人向海而生的寬廣胸懷,歡迎八方來客!
“泉州數字經濟產業園是國家級高新區泉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一區十園’之一,也是泉州市發展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的核心園區!”2月21日下午,一場泉州數字經濟產業園推介及相關政策介紹會成功舉辦,通過走園區、開座談、講政策等方式,推介園區營商環境、功能配套、扶持政策等。不少外地企業代表被政策內容所吸引,或拍照記錄,或會后咨詢,投資意向滿滿。
這是泉州數字經濟產業園持續造優招商環境的一個縮影。今年以來,園區深入開展產業鏈配套協作招商,加快引進一批科技含量高、產品附加值高、核心競爭力強的項目,以實干實績推動招商引資一步步實現新突破,不斷增強城市發展“后勁”。
招商引資的努力,遠不止于此。年初,豐澤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帶隊赴深圳、上海等地開展考察學習、招商洽談活動,涉及產業基金、總部經濟、數字經濟、商貿服務、生物醫療等領域,對接了稻興集團、華為集團、均和集團有限公司、星河控股集團、忽米網、北斗等一批優質企業項目,并初步達成合作意向。
一項項暖心的招商舉措,換來的是一個個項目落地生根“結碩果”。截至2023年2月底,園區已入駐國家級工業設計企業、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等優質企業170家。其中,引進無線通信行業龍頭企業力同科技,助力泉州電子信息產業強鏈補鏈延鏈,解決了本土通信企業“缺芯”難題。
“我們研究院享受到了一系列政策‘大禮包’的扶持,在技術研發、人才引進、業務拓展等取得新進展,有效助力泉州產業轉型升級。”福建(泉州)哈工大工程技術研究院博士梁培棟感觸頗深,他對未來充滿信心:“隨著機器人產業園的建成,將把更多高端技術產品在豐澤區當地直接落地轉化,打造集研發、生產、加工、成果轉化孵化、招商等為一體高端人工智能產業集群。這不僅有利于我院加快成果產業化進度,也能更好地助力泉州經濟高質量發展!”
數字產業激活力,乘勢揚帆啟新程。隨著一個個項目投產建成、簽約落地、啟動運行,未來,泉州數字經濟產業園將逐漸成為點燃高質量發展的“強引擎”!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