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總是洋溢著熱情的親切笑臉,一個總是牽掛著患者的忙碌身影,一雙總是拯救病人于危急中的巧手。36年來,他在尖刀上起舞,用妙手,用仁心,更用愛的“汗水”,澆開一朵朵生命之花。
攝影:潘登
他叫王祖耀,泉州市婦幼保健院·兒童醫院副院長、小兒外科學科帶頭人,我省知名的小兒外科專家,第一屆泉州市優秀健康衛士。
學醫路漫漫,上下而求索
1963年,王祖耀出生于貴州一普通人家,樸實的父母希望他有朝一日,會成為一名救死扶傷的醫生。作為村里首個本科生的他,高考考入華西醫科大學醫學系。本科畢業后,風華正茂的他選擇了繼續攻讀碩士研究生、博士,并在讀博期間作為訪問學者,公派留美進行小兒外科臨床科研。
回顧學醫之路,可以說路途漫漫,但正是這樣堅持不懈的學習,讓王祖耀能帶著當時先進的小兒外科理論知識和臨床技術,回到了祖國。
攻堅克難,勇擔重托
2000年8月,王祖耀博士作為引進人才到泉州市婦幼保健院·兒童醫院工作。到泉州后,王祖耀在他為之努力奮斗的醫療崗位上揮灑青春,他用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使命感,用孜孜以求、醫者仁心的職業信仰兌現著自己的初心,他帶領小兒外科醫護人員攻堅克難,開展了該領域許多手術,填補了當時泉州及福建省空白,如改良NUSS漏斗胸畸形矯正術,獨立完成我省兩例聯體嬰兒分離術,國內第二例省內首例產房外科手術,經肛門巨結腸根治術,先天性高位肛門閉鎖一期肛門成型術等一批手術的治療效果接近國際先進水平。
攝影:潘登
小兒外科急診、疑難、危重病人多,手術難度也較大,往往一天好幾個手術下來,都會累得不想說話。但是,當病人出現緊急情況,只要一個電話,王祖耀都會第一時間趕來,勇擔生命的重托。
他說,救死扶傷是醫生天職,也是在做善事,救活一人,就是救活一家,通過這一紐帶,就是在為整個社會服務,這令他心生自豪與激情,再苦再累也不言累,對職業、對病人,也從未言棄。36年來,經他主刀救活的嬰幼兒患者不計其數。
2016年新年的第一天,凌晨五點,泉州市婦幼保健院·兒童醫院小兒外科病房住進一位剛出生的男嬰。本來,元元的出生給家庭帶來的是快樂和幸福,可是媽媽在哺乳后發現,元元開始反復嘔吐、嗆咳,口吐白沫。這可急壞了年輕的爸爸媽媽。醫護人員對元元進行了詳細的檢查,最后確診為先天性食道閉鎖,新生兒肺炎。王祖耀聞訊后急忙趕到醫院了解病情,還與家屬進行耐心、細致的溝通,隨后迅速組織相關人員,于當天下午為小元元進行食道重建術。經過一個小時左右的努力,手術順利完成。先天性食道閉鎖為新生兒外科中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手術,代表了新生兒外科手術的水平。
多年來,泉州市婦幼保健院·兒童醫院小兒外科在他的帶領下發展成為各亞專業齊全、治療水平在國內排名前列,在福建省處于領先地位的學科。
心懷大愛,救困扶?;貓笊鐣?/strong>
36年來,王祖耀一絲不茍地完成每一例患兒的診治工作,從未發生過一條糾紛事故,他以高尚的醫德醫風和精益求精的業務技術,贏得了廣大患兒家屬的信賴。
不僅僅是救死扶傷,多年來,王祖耀心懷大愛,以各種方式救助回報社會,譜寫了一曲曲感人的樂章。2014年,剛到泉州打工不足一個月的云南人小馬,其4歲兒子小豪突發急性化膿性闌尾炎,輾轉多個醫院求醫。彼時,全身僅剩200元的他,已無力為兒子看病。當他來到泉州市兒童醫院小兒外科時,王祖耀聽說小馬的情況后,不僅為小豪開通手術的綠色通道,還為其募集醫療費。在王祖耀的倡議下,市歸國留學生聯誼會為小豪籌集醫藥費7000元。
攝影:潘登
類似這樣的愛心舉措不勝枚舉:德化一男孩,患肛門閉鎖,家窮出不起醫療費,他捐資籌善款;他義捐籌到17萬元,讓豐澤福利院的孩子們生活更美好……“這并非多么偉大的事,只是做好了,對社會是一種正能量,也讓公益愛心能傳遞前行。”他微笑著說道。
大醫精誠,不忘初心。王祖耀說,“能最大程度減少病人的痛苦,是作為一個醫生的價值和樂趣所在。”他是這樣說,也是這樣做的。數十年來,他牢記醫護人員救死扶傷的使命和責任,大力弘揚大醫精誠精神,敢于擔當、砥礪前行,幫助患兒戰勝病魔、解除痛苦,做孩子們健康的守護神。
醫生簡介
王祖耀,泉州市婦幼保健院·兒童醫院、小兒外科主任、外科博士、留美訪問學者,我省知名小兒外科專家,泉州市政協副主席。1998 年4 月-1999 年5月因獲國家留學基金資助在美國洛杉磯加州大學醫學中心作訪問學者,留美進行兒外科臨床科研。在他的帶領下,泉州市兒童醫院小兒外科,發展成為各亞專業齊全、治療水平在國內排名前列,在福建省處于領先地位的學科。
來源:泉州通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1-87523908 郵箱:qzce@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