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吹響了改革開放的進軍號角,改革開放的春風吹遍了祖國大地,改革開放40年,是我國建筑業由社會主義計劃經濟體制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轉型的40年,也是建筑業高速發展的黃金40年,可以說沒有改革開放就沒有中國建筑業如今欣欣向榮的景象。改革創新對于有遠見,有前瞻性的企業來說,是發展的不竭動力。為了解泉州地區建筑行業的歷史變遷和今昔變化,近日,泉州經濟網記者約訪泉州市建筑行業協會執行會長——中建遠南集團有限公司王進南董事長了解情況。
泉州市建筑行業協會執行會長王進南
記者:請從建筑行業談談改革開放40年來,泉州地區的變化
王會長:改革開放40年以來,泉州建筑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發展成就,建筑業走過了不斷改革創新、規模總量持續快速增長的發展歷程,為促進城鄉建設、擴大勞動就業、增加地方財政收入等作出了巨大貢獻,也為進一步全面深化建筑業改革、推動建筑業高質量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
泉州是歷史文化名城,經濟建設過程中涌現出來的“泉州速度”,到社會經濟體制機制轉型、變革的“泉州模式”,都給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帶來諸多啟示。昔日低矮灰暗的泉州,如今變得如此宏敞巍峨;從前如螢的燈光,如今變得如此璀璨迷人!四十年來燈光的變化,折射時代的巨大變遷。比如說四十年前,我們的父輩們結婚的時候有個小平房生活就相當不錯啦,現在的年輕人不但要買樓房,還要好的高層樓房,不單純有住的地方,還要住的環境好,說明我們國家富強了,百姓生活富裕了,泉州居民的居住條件、生活水準和精神需求也提高了。
記者:從國家相關政策法規的出臺,談談對經濟的影響,以及因此帶來的建筑行業的變化?(一系列法律法規)《招投標》《房地產》
王會長:1999年8月30日通過2017年12月27日第十二屆全國人大會常委會第三十一次會議修正《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是為了規范招標投標活動,保護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和招標投標活動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提高經濟效益,保證建筑項目質量制定的法律。招標投標活動遵循公開、公平、公正和誠實信用的原則,建筑市場有了可以參照的一系列法律法規,效果還是比較積極的,建筑業也有了優勝劣汰制度,規范了建筑行業市場,保證了建筑工程質量,建筑安全質量也提高了,建筑行業也得到比較健康發展。
記者:宏觀上講,泉州地區建筑行業的發展可以從幾個分水嶺解讀?
王會長:從泉州中心城區的城市發展變化,可以看到整個泉州建筑行業的發展,總的分四個階段:
①改革開放初期(78年至88年)開始摸索階段:剛開始由于大家對國家政策不清楚,政府也在摸索階段,泉州地區建筑行業的發展主要在政府機關公產房的建設,如:泉州市政府就有金山小區、紅梅新村、小山新村等幾個小區的建設。
②88年末至98年發展階段:隨著改革開放政策不斷推進,泉州市政府在保障性住房方面也有變化,在公產房的建設同時也積極實行了單位集資房建設,全市掀起了集資房建設高峰,同時城市的舊城改造,推動了泉州地區建筑業的不斷發展。
③98年末至2008年快速發展階段:隨著改革開放不斷深入,職工集資房建設高峰的同時也迎來政府對房地產開發建設開發和支持,房地產建設市場為泉州市建筑業快速發展提供了很好的條件。
④2008年至2018年蓬勃發展穩定階段:經過房地產的開放發展,泉州各地老舊街區改造工程和新農村與美麗鄉村的建設,泉州建筑業的發展出現了蓬勃發展。
記者:產值的歷史變化數據?是否可以從產值上看泉州建筑行業的興衰?
王會長:統計數據顯示,改革開放40年以來泉州建筑業快速發展,為泉州市的經濟發展占據非常重要的地位。自2014年泉州建筑業產值突破千億大關后,泉州建筑業產值增幅連年保持在8%以上,增加值占GDP比重連年達5%以上,成為泉州國民經濟的支柱行業。2017年全年產值1523.93億元,比增8.10%,建筑產業增加值474.19億元,占GDP比重6.28%。截至2018年11月,今年泉州市建筑業產值達到 1542.24億元,比增14.97%。預計全年產值有望突破1700億,繼續在全市GDP比重中占據重要地位。
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泉州建筑行業這幾年還處在非常繁榮階段,富民產業的作用凸顯。
記者:泉州建筑行業自身的變化表現在哪些方面?
(從施工方式,施工技術,建造材料、建造資質等多方面解讀)
王會長:
(一)工程總承包穩步推進
根據《福建省政府投資的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開展工程總承包試點工作方案》,市住建局細化制定了《泉州市政府投資的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開展工程總承包試點工作方案》,并推薦我市12家一級以上企業入選全省78家的試點企業。截至2018年10月,泉州市已列入工程總承包試點項目13個,泉州市工程總承包試點項目總投資25.66億元,其中2017年列入工程總承包試點項目7個,總投資額12.5億元,現均已啟動建設;2018年列入工程總承包試點項目6個,總投資額13.16億元。
(二)裝配式建筑按計劃推廣
裝配式建筑方面,市政府出臺了《泉州市推進建筑產業現代化試點實施方案》(泉政辦〔2016〕90號)、《泉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的實施意見》(泉政辦〔2017〕159號)。 1-11月建筑產業化工程包投資完成4.7億,占省上任務124%。17個裝配式建筑項目開工建設,共73.2萬平方米,完成省上任務113%。提前完成省上下達的年度工作目標,裝配式建筑在我市得到穩步推廣。
(三)建造材料:從①石頭材料,②泥土實心磚,③水泥空心磚,④水泥加氣磚,⑤新型輕質建筑材料到結構性板房,泉州建筑材料也在不斷更新和發展變化,國家推動和鼓勵建筑企業發展和使用新型輕質材料。
(四)建造資質:為適應建筑業的快速發展,企業從無建筑資質發展到三級→二級→一級資質到現在發展到特級,泉州建筑資質的變化,說明了泉州建筑企業正在向高、大、強迅猛發展。
記者:談一談企業信用度對建筑行業的影響,并談一談泉州建筑行業企業在信用上的建設情況
王會長:建筑業企業信用等級分為AAA、AA、A、B、C三等五級。AAA級:信用很好。表示受信單位誠信度很高,各項指標優秀,企業素質很高、誠信意識很強、經營狀況很好、履約能力很強、社會信譽很好。B級:信用一般。C級:信用差。從建筑業企業信用等級看,企業信用度對建筑行業的影響非常大,信用好,在招投標就占有好優勢,中標率就高,反之就低。能有效制止建筑業企業失信行為,對當前建筑業隱瞞劣績、行賄業主、偷工減料等投機行為,讓信用度的高低成為交易成功的決定性因素,形成優勝劣汰的市場機制,最主要是為提高建筑產品的質量,獲得大眾的認可,提高企業的知名度和公信力。
記者:泉州建筑行業在泉州經濟發展的所占比重及未來的走向
王會長:改革開放以來,泉州建筑行業在泉州經濟發展的所占比重越來越大。自2014年建筑業產值突破千億大關后,泉州建筑業產值增幅連年保持在8%以上,增加值占GDP比重連年達5%以上。2017年比增8.10%,占GDP比重6.28%。截至2018年11月,今年泉州市建筑業產值達到 1542.24億元,比增14.97%。預計全年產值有望突破1700億,繼續在全市GDP比重中占據重要地位。
國務院賦予我省的“先行先試”政策,進一步促進我市建筑業以深化改革推動創新驅動發展,根據福建省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支持建筑業發展壯大十條措施的通知》(閩政〔2013〕44號)等相關文件精神,泉州市政府提出進一步促進我市建筑業發展壯大的若干意見如下:1.優化建筑業結構體系和產業格局。鼓勵建筑企業通過兼并重組,實行資源整合,控制企業總量,提升資質等級,擴大企業規模、規范企業管理,提升競爭實力。2.促進骨干施工企業加快發展。確定50家我市重點扶持施工企業。3.鼓勵企業晉升資質等級。
泉州建筑行業未來的走向是逐漸成熟穩定發展。
(作者:黃錦玲)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1-87523908 郵箱:qzce@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