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提升鄉村醫療衛生服務三年(2018—2020年)行動工作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日前實施,明確泉州從2018年起,連續三年在全市范圍內開展鄉村醫療衛生服務提升工作,進一步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內涵建設,提升泉州鄉村醫療服務環境。
完善“硬件” 每年投入700萬元推動設施設備“雙達標”
基層醫療機構是大部分市民日常就醫的首選。為了更好地滿足市民基本就醫需求,泉州將設立基層衛生發展專項資金,市級每年安排700萬元,市、縣兩級按1∶2配套,完善提高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設施、設備配備等條件,推進落實基層醫療機構設施設備“雙達標”,力爭今年達標覆蓋率達50%,到2020年力爭實現全覆蓋。
根據《方案》,泉州還將加強基層醫療結構急診、院前急救、衛生應急能力建設,獨立設置搶救室,合理配置急救設施與藥品,包括給氧設施、吸引器、洗胃機、心電監護儀、簡易呼吸機、除顫儀、喉鏡等急救設備等;合理配置和更新基礎檢驗設施設備,以便開展常規檢驗、心電、超聲、X線攝片等檢查服務;合理設置基層醫療機構床位數,鼓勵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與上級協作醫院開設聯合病房,為二級以上醫院下轉康復期患者提供必要的診療條件,方便居民群眾就醫。
豐富“軟件” 以常見病等為重點 加強急救技能培訓
為進一步深化基層醫改,泉州將進一步引導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落實基本醫療服務功能定位,提升急診搶救、門診、住院、檢查化驗、中醫藥等醫療服務能力。
以本地區常見病、多發病與診斷明確的慢性病患者為重點,有針對性地提升門診疾病咨詢、診斷與治療能力;加強二級以上醫院對基層急救技能的指導培訓,熟練掌握基本急救技術與操作規程,提升基層醫務人員對循環、呼吸、急性中毒、休克、腎功能衰竭等急危重癥患者的初步診斷和急救處理能力。
同時,拓展中醫服務,加強基層醫療機構中醫科和中藥房建設,鼓勵獨立設置中醫館、國醫堂等中醫綜合服務區,突出中醫文化特色;出臺扶持政策,各級財政按照每年1元以上/每人口的標準設立中醫藥發展專項資金及專業人才培養資金田。
根據《方案》制定的目標,泉州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門診、急診服務量每年遞增5%以上;到2020年,力爭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診療量占總診療量達到70%以上。
優化環境 到2020年實現全市農村衛生廁所全覆蓋
除了提升基層醫療服務能力外,泉州還將積極推進“廁所革命”行動計劃,繼續深化農村改廁工作,進一步提高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
根據《方案》,2018年和2019年泉州將分別完成農村改廁任務1.7萬戶,力爭到2020年,全市新增4.3萬戶農戶改廁,實現全市農村衛生廁所全覆蓋。
加大力度推進國家衛生城鎮創建,帶動城鄉人居環境的整體提升,切實滿足城鄉居民的衛生與健康需求。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1-87523908 郵箱:qzce@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