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來,泉港廣泛凝聚共識,匯聚發展力量,調動各領域人士智慧,為民生改善、精準扶貧、“美麗鄉村”建設施計獻策,積極引導鄉賢企業家回鄉創業、捐資助學興辦公益事業,打造文化品牌,加強對臺溝通交流,進一步開拓該區統戰工作發展新局面,為促進泉港經濟社會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團結力量 服務民生
去年,民革支部積極開展助學活動,捐資1.8萬元資助4名貧困大學生;民盟總支積極鼓勵盟員企業奉獻社會,全年共向社會捐贈各類善款達90多萬元;民建支部積極開展慰問特貧殘疾家庭及貧困孤寡老人活動,捐資捐物,為困難對象送去溫暖……
除了民革、民盟、民建踴躍參與捐資助學、扶貧幫困,民進支部、農工黨總支、致公黨總支等民主黨派也通過送醫送藥、法律援助等活動為群眾提供長期幫扶。泉港通過引導各民主黨派充分發揮界別優勢,在關注民生、履行職能上主動作為,打造了社會服務工作品牌,用實際行動服務該區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
扶貧濟困,整合社會各界的力量。泉港因勢利導,引導宗教界節儉辦事、身體力行,參與捐資助學、修橋鋪路等社會公益事業。去年,各宗教團體、宗教場所累計捐資250多萬元用于扶貧、助學及鄉村建設、環境整治等各種慈善公益事業,進一步擴大覆蓋面,服務家鄉民生。
致富思源 回饋桑梓
近年來,泉港區充分發揮在外務工經商人員多的優勢,大力實施以資金、技術、項目、信息、人才返鄉為主要內容的回歸工程,通過制定優惠政策、加強感情聯絡、優化投資環境等措施,使得大批在外鄉賢、企業家回鄉創業建設,助力家鄉發展。
據統計,至2015年年底,全區共引進天驕化學材料生產項目、泉港體檢中心、北京大學培文外國語學校等回歸項目121個,投資規模達274.57億元,涉及化工、房地產、養殖、能源等領域,有效推動泉港經濟總量提升。
致富思源,借助“海西春雨”助學、扶貧助困、獎學獎教等活動載體,該區引導統一戰線成員積極參與公益事業,主動回饋社會。2015年,該區各異地商會、企業家等紛紛回鄉開展捐資助學、扶貧濟困、醫療救助等公益事業。其中,恒昂集團投入1000萬元捐設“劉經文紅十字醫療救濟基金”,是該區首個通過民間捐贈設立的醫療救濟專項基金;廈門市泉州泉港商會、廣東省泉港經濟文化促進會陸續回鄉開展“海西春雨”助學活動,共資助大學生82名,資助資金32.5萬元。
文化交流 緊密僑親
去年,第八屆世界惠安泉港臺商投資區同鄉聯誼會在泉港區成功舉辦,來自馬來西亞、新加坡、加拿大、澳大利亞、香港、澳門以及臺灣等16個國家和地區的30個海外及港澳臺社團近300名僑親,以及國內各界鄉賢近600人熱情參與,加深了與海外僑胞的交流溝通和相互了解。
除了舉辦海外聯誼會,泉港充分發揮非物質傳統文化優勢,積極探索閩臺文化交流的新形式、新途徑,以北管、古船模等民間傳統藝術為紐帶,創新開展兩岸同名村結對、同宗親尋根、同樂種交流等“三同”文化活動,增強僑親對家鄉的認同感和歸屬感。至今,成功對接8對兩岸同名、同宗村,舉辦兩屆“海峽傳統文化·北管學術研討會”以及多次兩岸北管交流演出,參與“三同”文化交流的臺灣宗親遍布臺灣12個縣市、2000多人次。
北管音樂是泉港區與臺灣文化交流的重要載體,該區積極打造“北管文化交流”品牌,雙方多次開展交流合作。2015年4月,閩臺同宗村北管樂團赴臺參訪演出,與當地文史專家學者共同探討推動閩臺同宗村北管音樂文化在臺灣的傳承;2015年8月,泉港閩臺“三同”文化暨2015年海峽兩岸北管音樂文化交流演出活動舉行,兩岸藝人同臺演出,成為文化交流合作的重要平臺。
(劉澤陽 林偉婷 張文璟)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959379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