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無疑是汽車行業的下一個風口。而隨著充電樁建設提速和越來越多地方政府補貼政策的出臺,新能源汽車正迎來一個飛速發展的黃金時期,眾多中國車企,已經在這一個風口中占據了重要位置,布局謀篇、磨拳擦掌,以圖在新的汽車品牌版圖中引領風潮。
事實上,經過2015年的市場洗禮,中國的新能源汽車市場已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眾多中國車企的市場占有率,也往往以全球為標準。根據乘用車信息聯席會數據統計,2014年凈利潤還負增長的比亞迪憑借著e6、e5、秦、唐等多款車型雄踞排行榜第一位,達6.17萬輛,全球市場占有率超過11%;而眾泰汽車以2.46萬輛排行第二;康迪熊貓以2.04萬輛銷量緊隨其后;北汽新能源排名第四;上汽榮威、江淮、吉利知豆、江鈴、騰勢等汽車等分列5到10位。
而2016年第一季度,據全國乘用車信息聯席會最新發布的數據,新能源乘用車總體銷量3.95萬輛,同比增長107%。業內人士分析,今年新能源汽車產銷至少是翻倍以上的井噴期。眾多中國車企想得更多的則是如何在新的“風口”布陣,以產品線和系列贏得先機。
自主品牌布局新能源
隨著百公里加速僅僅4.9秒的比亞迪中小型SUV“元”的上市,比亞迪新能源汽車要告訴市場的是一個新能源汽車除了新能源技術外,汽車性能也不弱的故事。目前,除了已經布局A級車的秦,SUV方面的“唐”、“宋”和“元”,未來比亞迪還將在A0級轎車、B級車和C級車方面多方布局,以實現在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全面突進。
而事實上,每一個新能源車企無不意識到,產品線的廣度意味著在新一輪競爭中的生命線。據了解,眾泰汽車也將推出芝麻E30、E200A等新車型,奇瑞則有EQ、A5、S18等產品計劃,這些希望在新能源汽車領域與眾多傳統大佬一較高下的中國車企,目前的命題都是如何在產品線上盡量廣地撒開,以市場的廣度來迅速占領市場。
當然,車企們在產品性能的研發上也是不遺余力。如在以往的觀念中,電動汽車在力量和加速性能上一直為業界所質疑,而此次百公里加速4.9秒的比亞迪“元”的推出,無疑是有向目前市場中的觀念進行回擊的意圖。事實上,無論是眾泰還是奇瑞,在其新能源汽車的廣告上,許多著眼點也往往注重于汽車的原始性能。
未來汽車雛形漸現
除了在新能源技術和產品性能上發力,新能源車企也意識到在這個新型移動互聯網時代,移動互聯網的技術將決定未來汽車產品使用的便利性。事實上,在新一輪中國車企的布局中,未來汽車的雛形已經慢慢呈現。
首先是電力等新能源方面的推進和突破。這方面,北汽與富士康的合作,有著借助富士康提升電池技術的構想。而眾泰、上汽、奇瑞、比亞迪等汽車品牌在中國整個大市場的背景下,在電池上,無論從價格到技術都有比肩世界的能力。
而另一方面,在特斯拉與中國聯通合作的大背景下,眾多車企也意識到,移動互聯是中國汽車工業在新版圖上“彎道超車”的另一個入口。因為移動互聯的能力意味著未來汽車的電腦將成為一個“超級大腦”,這個超級大腦與主機服務系統連接,能滿足出行用戶無所不在的需要。在這一個層面上,中國的汽車大佬們也是投入大量力量進行研發。在產品發布同期,比亞迪宣布了和中國移動的合作,上汽則與阿里巴巴聯手,長安汽車也與華為產生了深度合作。相信在未來的市場中,通訊界的老大與新能源汽車的翹楚,能為未來汽車帶來更多更令人驚喜的東西。
業內人士指出,至少在5至10年內,這兩項能力的發展將奠定汽車品牌在市場中的地位,擁有這種多能力的企業,將在新能源汽車市場的風口中,迎風而飛。 (鄧文)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959379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