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網-泉州晚報訊 (記者周長鋒 通訊員姚德純 蘇福彬)“我們正在把幾個特色村連成片,依托當地資源,完善美麗鄉村建設,打造鄉村旅游,發展鄉村生態經濟,為百姓增加收入多辟渠道。”日前,記者從永春蓬壺了解到,該鎮將當地特色優勢資源納入鄉村游,促進當地經濟發展。
地方特色資源引領發展
據悉,永春利用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和區位條件,發展蘆柑、茶葉、食用菌、花卉苗木、中草藥等“三品一標”農產品和林下種植業,培育形成“一村一品”特色經濟,并積極推廣發展網絡模式銷售名優農產品。培育了橫口鄉福德村、錦斗鎮洪內村、蓬壺鎮美山村、桃城鎮侖山村、仙夾鎮龍水村、外山鄉墘溪村等旅游特色村,完善了生態停車場、公廁、民宿等旅游配套設施,開發了農產品采摘、農事體驗、精品農宿等農家樂、休閑農莊、休閑農業園區項目。
注重發展村級集體經濟,優先安排財源建設項目,堅持一村一項目、一村一方案,通過實施引種新品種、引進新科技、發展特色產業、入股廠房、購置商業店面、入股水電站等能增收、有活動、可持續的村級集體經濟項目,增強美麗鄉村的自我造血功能與可持續發展能力。
2012年,永春縣在全省率先啟動實施美麗鄉村建設五年行動計劃,創建了“田園風貌型”“特色文化型”“濱溪休閑型”“生態旅游型”“造福新村型”“產業帶動型”等40個縣級、161個鄉鎮級的美麗鄉村建設示范村。
促進增收作為考核指標
永春縣對近年來美麗鄉村建設的成功經驗及時進行歸納總結,結合全縣實際情況,于2014年9月發布了涵蓋村莊規劃、產業發展、公共服務、文體建設等十個方面105條指標的縣級地方技術規范。其中很多內容被福建省《美麗鄉村建設指南》吸納,并在全省推廣實施。
該縣在制定《美麗鄉村建設規范》縣級技術規范時,把產業發展放在首要位置,把促進農民增收作為最重要的考核指標,指導各鎮村科學實施富民產業發展工程,整合農村當地資源要素,培育“一村一品”特色產業,突出農村工業集聚化發展、現代農業特色化提升、鄉村旅游品牌化經營、文化資源產業化運作。
引導發展種養大戶、家庭農場、農業專業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鼓勵發展農副產品加工、林產品加工、來料加工等鄉村生態工業。發展農家樂、特色餐飲、紀念品等美麗鄉村游服務,引導發展商貿、現代物流、信息服務等生產性服務業和家政服務、商業、維修服務等生活性服務業,多方位拓寬村集體經濟和農民收入渠道。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959379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