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多家券商新三板業務部人士向證券時報記者確認了類金融企業掛牌新三板被暫停辦理掛牌手續的消息,而且是“無論項目處于何種狀態”。
一家大型券商內部人士告訴記者“屬于一行三會監管的金融企業不受影響”。據記者了解,至于“類金融企業”主要涉及的范圍,各家券商均缺乏清晰的說法。昨日,北京某大型券商已接到“類金融企業”的暫時參照標準。此前,私募股權投資(PE)掛牌新三板已被明確暫停。
參照標準進一步清晰
記者從一大型券商新三板業務部門獲悉的消息顯示,目前受一行三會監管的金融機構可以繼續在新三板上市進程,其他沒有明確監管體系的類金融企業全部暫停掛牌。
記者獲悉,更具體的參照標準是:1.城商行、保險公司、信托公司等正規金融機構不受影響,這類企業掛牌新三板需要取得一行三會的核準文件;2.PE機構、投資機構等涉及一二級市場投資的企業在監管機構沒有明確的政策發布前全部暫停;3.小貸公司、融資租賃公司、互聯網金融、第三方支付平臺公司、典當公司、擔保公司等類金融企業全部暫停;4.保險代理行業不受影響。
據股轉公司1月18日剛公布的在審企業名單顯示,目前有至少49家金融類企業排隊在審,這49家企業所屬行業分別為保險業、貨幣金融服務業、其他金融業以及資本市場服務業。除了上述49家企業外,還有8家名字中帶有“擔保”字樣的企業被劃入了商務服務業類范疇,5家名字中含有“融資租賃”字樣的企業被劃入了租賃業范疇。這些在審的“其他金融業”名單中,朱雀投資、東方港灣、中信資本、暖流資產、君聯資本等企業在列。
記者初步梳理發現,按照上述“更具體的參照標準”來劃分,剔除掉金融類企業二中的保險公司、保險代理公司、城商行之外,其余50多家公司上市計劃全部受影響。
監管進一步收緊
據記者了解,去年底私募機構在新三板掛牌被叫停。證監會主席肖鋼在1月16日的全國證券期貨監管工作會議上表示,“新三板市場的定位是為創新型、創業型和成長型的中小微企業服務,是直接為實體經濟服務。私募基金的法律關系比較復雜,私募基金掛牌新三板融資就變成公募,帶來很多的問題,現在還要深入調研。”
“類金融企業”監管收緊的信號意味著一大批的私募、網貸平臺(P2P)等公司上市計劃將受影響。日前,北京、上海等地曝出消息,已經停止針對于“投資類”企業的工商注冊。
數據顯示,截至1月20日,新三板共有5499家掛牌企業,按照管理類型分類,有110多家掛牌企業被歸為金融類企業,其中除了保險、券商、城商行等傳統金融機構之外,還有數量龐大的小貸、擔保等公司。(記者 趙春燕)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