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類創新
產業組織創新
中小微企業向“精品工廠”轉型
產業是泉州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圍繞打造海西先進制造業基地,我市將推動傳統產業高端化、成長型產業集群化、戰略性新興產業規模化,加快培育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特色產業集群,力爭到2018年,紡織服裝、鞋業、石油化工業產值均突破3000億元,機械裝備、建筑建材、食品飲料業產值均突破2000億元。
以規模化、協作化、網絡化為目標,我市將大力提高產業集群分工協作水平,引導龍頭企業主輔分離,完善中小企業服務體系,支持中小微企業向“精品工廠”、“精致服務”轉型,推進龍頭企業和中小企業訂單對接、供應鏈協同、技術協作,構建產業組織創新的“生態系統”,推動全產業鏈整合優勢,全面提升產業集群整體競爭力。
2018年基本建成海洋經濟強市
服務業被譽為產業和市場發展的“黏合劑”。在升級制造業的同時,培育服務業新興業態的工作正全面展開。我市將重點發展商貿物流、金融保險、文化創意、研發設計、商務服務、咨詢服務、檢驗檢測認證、節能環保、信息消費、軟件與服務外包等生產性服務業,大力發展2.5產業,不斷為制造業轉型升級、做大做強提供強力支撐。力爭至2018年,第三產業增加值突破3000億元。
此外,在加快海洋經濟發展方面,支持企業發展海工裝備、臨港工業、港口物流、海洋生物醫藥、郵輪游艇、濱海旅游等產業,力爭2018年海洋生產總值突破2000億元,初步形成具有區域特色和競爭力的環泉州灣藍色產業帶,基本建成海洋經濟強市。
產業龍頭引領
每年扶持一批重點龍頭企業
龍頭企業是產業發展的領頭羊,我市將全力培育龍頭企業群體,力爭到2018年,主營業務收入超百億元企業15家、超50億元企業30家、超10億元企業200家。
具體措施包括全力推進招商大會戰,積極對接世界500強、臺灣百大企業、全國500強企業、全國500強民營企業,大力引進工業投資額超10億元人民幣或2億美元的重大產業項目,特別是產業鏈延伸、缺失、補強等關鍵環節項目。深入實施產業龍頭計劃,每年確定一批重點龍頭企業,實行分級管理、分類指導、重點扶持,力促龍頭企業做大做強。
“一事一議”保障生產要素
為增強企業市場發言權,我市支持龍頭企業參與國際標準、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和地方標準的制修訂,牽頭成立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充分發揮其在全方位創新中的支撐引領作用。
此外,鼓勵龍頭企業兼并重組,支持企業以增資擴股、股權置換、股權轉讓、交叉持股等方式,開展跨地區、跨行業、跨所有制兼并重組。強化龍頭企業要素保障,采取“一事一議”方式,引導銀行業金融機構研究和制定符合龍頭企業特點的信貸制度,有針對性地加大信貸支持力度;優先保障用地,服務企業用工,強化龍頭企業用電保障,鼓勵龍頭企業增產增效。
企業技術創新
每年培育百家“科技小巨人”
近年來,我市借鑒天津培育“科技小巨人”、壯大創新型企業的做法,如今已誕生首批316家產業龍頭、骨干型“科技小巨人”。
為了精心培育此類最具潛力的拳頭企業,《方案》做出進一步部署:確保各類創新型企業研發支出占銷售收入的比重不少于3%,市級重點企業、上市后備企業研發支出占銷售收入的比重高于2%;繼續推進企業科技創新“五清零、六提升”專項行動,每年培育100家以上擁有核心技術的“科技小巨人”企業。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959379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