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技術作為一種快速成型的三維實體制造技術正在制造業領域迅速發展,福建政府層面對于這一產業發展的支持政策也于日前公布。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將這樣的技術運用于生產之中。
政策鼓勵促多點開花
福建省日前出臺《福建省關于促進3D打印產業發展的若干意見》,計劃在2020年培育10家以上龍頭企業,屆時全省3D打印的產值將超過200億元。
據悉,我省部分企業、科研院校已經開展3D打印技術相關研究開發工作,該技術在醫療、汽車配件、家用電氣、航空航天等領域都有實際應用。我省計劃以研發打印材料、過程控制、數字化建模、后處理等關鍵技術和微噴墨打印陣列、激光器、打印設備等關鍵部件為重點,提高3D打印技術水平;鼓勵3D打印技術、產品及服務在各個行業的創新應用,加快3D打印產業化發展。
到2020年,全省將培育10家以上產值超10億元企業,形成較為完整的3D打印產業鏈,全產業產值將超過200億元。
技術運用助產業升級
泉州市工業設計協會楊學太會長表示,3D打印是當今科技界、設計界最熱門的技術,如果3D打印機及打印材料價格降下來,該技術將更廣為運用,助推泉州工業設計升級。
“通過3D人體測量系統,我們獲得顧客的人體數據,并根據客戶的喜好進行修改,確定電子訂單后,進行服裝設計,制版,最終進行生產,從獲取數據到成衣的完成只需兩三天時間。”七匹狼相關負責人表示。
而據了解,除了七匹狼之外,安踏、喬丹、浩沙、柒牌等企業今年來也紛紛介入3D人體測量系統,并向高級定制發起沖鋒。
迪特公司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3D打印機打印的原材料并不是紙張,而是一條普通的塑料線。只要用戶先根據產品要求建立模型文件,或是將產品實物掃描產生數據文件后,就可以將這些數據錄入到SD卡,將卡插入3D打印設備中,打印機就能將塑料線融化,按照數據要求逐層掃描打印形成立體實物。
如果推進順利, 3D打印有望成為今后3年全球成長最快的產業之一。
熱3D需要冷思考
越來越多廠商開始利用“3D”概念進行營銷,鋪天蓋地利用概念炒作。線下對3D的追捧火熱,線上的3D市場依然“淡定”。目前網售3D打印機的價格從幾千元到幾十萬元不等,而“歷史銷量”多數為零。顯然消費者對此并不買賬。
濫用也招來了批評。美國攝影師柯蒂斯·克拉克也指責,“3D電影被當做賺錢的工具。”而這樣的批評往往淹沒在贊揚之中。人們開始新一輪的名詞崇拜。似乎在這個時代的狂歡中,不論是“大數據時代”,或者是現在的“3D”,每個名詞都會經歷各式各樣的概念炒作。
我們在為新技術歡呼鼓舞時,也警醒,不盲從。3D的穩定運用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理性定位才有助于發展。(駱靜雨)
3D自制車模
據英國《每日郵報》8月4日報道,來自新西蘭海港城市奧克蘭的一位“汽車迷”利用3D印刷技術,目前已經順利完成72%的自制汽車模型。這位名叫伊凡·森其(Ivan Sentch)的32歲男子所制作的汽車,是僅在1961年9月至1962年10月間才生產制造的阿斯頓馬丁DB4。伊凡說:“預計5年后,自己就能駕駛自制的阿斯頓馬丁上路兜風了,到那時,它會和原版的經典款汽車在外表上沒多大不同。”
3D打印飛機
兩年前,一架由英國南安普敦大學的兩位工程師設計和制造的“SULSA”的無人駕駛飛機橫空出世震驚了世界。“SULSA”除了驅動用的馬達,包括機翼、整體控制面和艙門在內的所有部件都是在2天時間里“打印”組裝出來的。
也就是在短短兩年時間里,3D打印技術已運用于軍事和航空航天領域,造價高昂的戰斗機、艦載機等也都能通過“打印出爐”了。目前我國已經具備了使用激光成形超過12平方米復雜鈦合金構件的技術和能力,并在航空科研項目的設計試制中投入使用。
中航工業副總工程師、殲-15總設計師孫聰在今年全國兩會期間曾透露,鈦合金和M100鋼的3D打印技術(增材制造技術)已廣泛用于新機設計試制過程。其中,于2012年10月至11月首飛成功的機型,廣泛使用了3D打印技術制造鈦合金主承力部分,包括整個前起落架。
3D破解安全鑰匙
據報道,Schlage公司一直標榜其Primus系列鎖安全性高,無可復制。不過這樣的安全保護,反倒激發了黑客的興趣。在Def Con黑客大會上,兩位90后學生大衛·勞倫斯(David Lawrence)和埃里克·范·阿爾伯特(Eric Van Albert)展示了自己的成果——只要一臺掃描儀和他們的軟件,任何人都能從網上3D打印這款鑰匙,還有尼龍、鈦等多種質地選擇。 Schlage Primus鑰匙因具有較高的安全性,主要針對政府設施、醫療中心以及拘留所等要害機構。2011年,蘋果工程師Nirav Patel曾打造了一個項目,所有人都能對自己的鑰匙進行3D打印模型編碼,不過僅能處理那些普通的鑰匙。
去年在紐約舉行的HOPE黑客大會上,德國開鎖專家“Ray”表示,它可以進行3D打印,并激光切割出高安全性的手銬鑰匙。這些鑰匙安全性高但是設計相同,方便警察使用,但這也帶來了很大的風險。
3D打印火箭零件
近日,NASA成功測試了用3D打印機制造的零配件。打印機所制造的零配件全部通過了測試。該打印機用特質的金屬粉末,并用高功率的鐳射激光模組進行精確制導。而這種創新技術被命名為選擇性激光熔化(SLM)。NASA將會使用SLM來建造重型太空發射系統所需的零部件。NASA的成功也讓科學家看到未來將能擁有快速建造廉價火箭的機會。此項技術大大縮短了零配件的制造時長,節省目前成本的70%。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959379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