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機械汽車配件作為泉州的傳統優勢產業,迎來了登陸國際資本市場的破冰之旅:1月30日,中國汽車零件控股公司在馬來西亞交易所上市,成為泉州首家上市的專業汽車零部件公司
隨著首家汽配企業登陸資本市場,泉州機械配件行業將備受市場關注。圖為企業參加國際機械展(杜連財/圖)
□商報記者 劉倩
繼七匹狼、安踏、利郎、特步等鞋服企業紛紛登陸資本市場后,泉州另一傳統優勢產業——工程機械汽車配件也迎來了登陸國際資本市場的破冰之旅。1月30日,中國汽車零件控股公司在馬來西亞交易所上市,成為泉州首家上市的專業汽車零部件公司。業界分析,隨著泉州制造在全球市場的進一步扎根,泉州傳統優勢行業開始向全資本時代邁進,越來越多的泉州品牌瞄準資本市場,御上市之風,行品牌之道。
泉州機械破冰上市
1月30日,中國汽車零件控股公司在馬來西亞交易所上市,成為泉州首家上市的專業汽車零部件公司。該公司首次公開募集近3億元人民幣,市值超15億元人民幣。
中國汽車零件控股公司總經理助理葉先生表示,此次赴馬上市是為響應馬來西亞資本市場開放趨勢。該公司董事長李國清曾親自到馬來西亞考察,獲得了馬來西亞交易所與證券委員會的支持,也發現馬來西亞市場較為穩定,因此希望公司能夠與馬來西亞資本市場共同成長。
作為泉州汽配專業領域的首家上市公司,中國汽車零件控股公司走“馬”上市引起了業界的關注。在泉州老牌工程機械配件企業泉海機械總經理蔣衛東看來,本土汽配行業的資本時代已經開啟。
“只要有人跨出第一步,就會有越來越多的機械企業關注上市,或許會形成集群塊板效應,在某一個市場扎堆上市,形成人氣后凸現區域產業集群品牌。”蔣衛東分析,本土機械企業的資質不錯,只是缺少政策性的引導。但他同時也指出,現在談整個專業市場的資本化還為時過早。
泉州恒利達機械有限公司運營副總經理鐘嘉輝分析道,從外部環境看,國內上市通道變擁擠,對企業IPO財務審查越來越嚴格,而機械企業的財務報表大多做得不太“漂亮”;從泉州機械行業的自身素質看,企業體量都不太大,產值超過10億元的企業鳳毛麟角。
據了解,泉州的汽配業起步于上世紀80年代,經過20多年的發展,目前泉州機械汽配企業已達2000多家,年交易額達200多億元,產值達180多億元,產品涵蓋汽車零配件、工程機械配件、農業機械配件。目前泉州的汽車零配件產業發展迅速,產品銷售遍及全國,并已經打入東南亞、中東及歐美市場,形成了具有競爭優勢的產業集群。尤其是隨著汽車行業市場集中式爆發,泉州汽車零部件產品出口形成了穩步高速發展的良好態勢,同時也在國外形成了一定口碑。
克服瓶頸壯大集群
盡管泉州汽配業在國內外市場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正如傳統鞋服行業曾面臨過的困境一樣,行業內無序競爭,缺乏規范的汽車零部件市場作為品牌行銷與展示渠道等因素,制約著行業的進一步發展。鐘嘉輝認為,泉州的汽配更集中于售后市場,通常企業規模不大,管理規范化程度不高,最重要的是產品附加值不大。
雖然在泉起步較早,但環顧四周,與汽配同時期發展的其他行業,諸如泉州紡織服裝、鞋業、食品等行業,現已出現多個國內龍頭企業,而機械行業,直到30年后的今天才出現第一家上市企業。泉州機械之所以發展相對緩慢,鐘嘉輝認為主要是缺少與國內整裝車企業的長期性合作,“如果泉州汽配能夠與一汽、廣汽這些大型企業達成合作,較為固定地為他們提供新車配件,整個市場的規范化程度的提高,以及企業規模的擴大就容易多了。”泉州閩安機械營銷經理劉文華則認為,發展的最大阻力在于產業鏈的不完整,一些企業涉足工程機械、汽配等多個領域,但專業程度都不高。
“泉州有不少機械企業潛力很大,現在最需要的是梳理出完整的產業鏈,讓企業回到自己最擅長的領域去。”中國汽車零件控股公司總助葉先生表示,公司希望通過上市對自身進行規范,快速推進企業規模化、品牌化發展,并逐漸帶動區域汽配行業的規范進程。
如今,泉州汽配業正在一步步打造自己的集群優勢,從鯉城金柄汽配城的建設,展覽城廣場汽配市場擴建,到以及海西汽配城落成,無不顯示著產業正走向成熟。業內人士分析,中國汽車零件控股公司的上市將開啟泉州汽配行業的新局面,吸引更多本土機配公司關注資本市場,走上上市之路,借國際資本進一步發揮產業優勢。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1-87523908 郵箱:qzce@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