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行業深度結構調整和資本市場持續低迷的大背景下,恒安標準人壽是為數不多盈利并且持續盈利的中小保險公司之一。日前,《證券日報》記者專訪了恒安標準人壽總經理劉振宇,這位長期從事投資業務出身的總經理,不僅向記者道出了他對壽險業的深刻理解,同時,更從他的老本行——投資的角度,解密了其帶領的團隊如何縱橫資本市場的秘訣。
作為見證公司一路發展而來的核心管理人員,其自公司成立的2003年即出任董事, 2011年正式擔任總經理。恒安標準人壽在他帶領的第四個年頭便扭虧為盈,并連續5年盈利。
在劉振宇看來,壽險經營,尤其是中小型壽險公司,要堅持高質量發展之路,不能走大水漫灌、粗放式的路徑。在投資端,他堅持在風險可控前提下追求較高回報,堅定做長期投資。
12次獲得監管A類評級
恒安標準人壽歷年披露的年報數據顯示,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公司分別實現凈利潤833.33萬元、1.05億元、1.06億元、1.72億元。另據透露,2018年公司稅前利潤預計為2.13億元,原保費收入為32.79億元,同比增長24.8%。
劉振宇表示,公司業務實現快速增長,源于公司一直以來堅持做正確的事。
在2017年保險公司服務評價中,恒安標準人壽為行業內11家獲得A類及以上評價的壽險公司之一;在已發布的分類監管評級(IRR)中,公司已累計12次獲得A類評級;在2017年保險法人機構公司治理現場評估中,公司以92.75分的監管評分在參與現場評估的合資人身險公司中排名第一;2018年10月份,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發布《關于2017年度保險公司法人機構經營評價結果的公告》,恒安標準人壽成為14家獲得A級評價的保險公司之一。
除總體經營成果有諸多亮點之外,恒安標準人壽的渠道布局也可圈可點。
對于未來公司的渠道發展策略,劉振宇表示,“可預見的未來,公司會堅定地以個險渠道為主,并不斷追求各渠道平衡發展,在團險、銀保、多元行銷、電子化等渠道做出積極嘗試和努力。”
值得關注的是,恒安標準人壽個險渠道頗為不同,“我們的個險經營走的是以職員制為特色的高質量發展道路。”劉振宇提到。此外,去年年初,恒安標準人壽也推出了“雙千計劃”。該計劃是恒安標準人壽在個險渠道打造100個千萬元團隊和1000個百萬元精英的階段性目標下誕生的一種將資源直投外勤的銷售管理體制。
劉振宇表示,“雙千計劃”的實施,致力于通過引領個險渠道技能體系、管理方式的進步,培養出引領行業的壽險企業家和營銷專家。為此,公司專門在內部開發了電子化平臺,營銷團隊長可以通過展示業績進展、團隊建設成果,吸引內部投資人的認可,從而實現在內部平臺的“掛牌上市”,直接獲得公司培訓、市場活動、客戶服務、發展資金等政策的傾斜支持。如果打個比喻的話,公司扮演了“淘寶”平臺的角色,營銷員就是“淘寶店鋪”的店主。希望我們的“雙千計劃”平臺能夠像淘寶平臺培育哺育出很多創業型的小企業一樣,培養出引領行業的壽險企業家和營銷專家,讓壽險營銷團隊的管理者更具有長遠眼光和可持續經營的理念,從而實現對客戶的長期負責。
差異化產品考驗經營能力
近年來,在國內壽險公司產品同質化較為普遍的大背景下,如何推出差異化、有競爭力的產品考驗著壽險公司經營能力。在產品方面,恒安標準人壽也下足了功夫,持續加強保障型產品的推動力度。
對未來公司的主打產品,劉振宇對《證券日報》記者透露,未來公司在產品方面會專注三個領域,第一是重疾產品;第二是長期儲蓄產品;第三是壽險。
據介紹,公司承襲英方股東先進的精算技術及“公平對待客戶”的設計理念,在中國市場推出純正的“英式保額分紅保險”系列產品,得到消費者的廣泛贊譽。劉振宇對此表示,公司充分發揮合資壽險公司優勢,致力于推出既有全球視野和遠見、又符合中國具體實際的產品,15年來已經為全國2000萬以上客戶提供了保險服務。這些服務經驗也使公司具備深入洞見客戶需求的能力并持續不斷地反哺于產品研發。
從無短期跟風炒作行為
產品與投資作為壽險公司經營成敗的兩大輪子,不能偏廢。除在負債端,劉振宇有自己獨到的看法之外。在投資端,長期負責投資業務的他更是有自己深刻的認識。
劉振宇表示,公司特別重視投資領域的拓展。投資團隊已發展到近30人的規模,已經獲得股票直接投資資格、信用風險管理能力資格及間接股權投資能力資格等,在助力公司擴大投資業務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投資理念方面,他表示,公司現在的投資理念是,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追求較高回報。公司長期堅定持有龍頭白馬企業股票,從無短期跟風炒作行為,有效控制了資金運用風險。在固定收益投資中,長期資產均為AAA評級,占比90.6%;短期持有的債券也均為AA+評級。公司將為客戶帶來安全穩定的分紅收益放在首要,敏銳把握確定性的投資機會,近年來的綜合投資收益率均高于行業平均水平,大幅跑贏市場基準。
在專訪的最后,劉振宇表示,“一個事業的成功與否,很難用短的歷史周期來評價。對于壽險公司的經營,我們的目標是做百年老店。對于公司未來的發展格局,我充滿了信心。”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