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炭坑內片區利用低效用地盤活打造高品質住宅小區,推進片區更新改造,致力打造生態居住區、活力商業區和創新產業區。(融媒體記者陳曉東 攝)
2022年9月國務院批復將泉州市全域納入土地綜合整治試點范圍以來,全市緊緊扭住試點工作任務,深入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推動土地整治與多種要素跨界融合,實現“農業連片成方、生態織補成網、城鎮分片融合、產業集聚入園”,助推鄉村全面振興發展。
聚焦要素融合
突出特色全域整治
泉州“縫合”零散耕地資源,集中優化耕地與永久基本農田布局,已挖掘農用地潛力9.15萬畝,積極打造61個“百千萬畝方”農業產業發展高地。晉江九十九溪項目實施田、林、水、村等全要素“綜合整治”,耕作面積由4535畝增加至6200畝。以重點整治搬遷村落、零星宅基地及鄉村低效產業用地,實現村莊低效建設用地再利用。
惠安縣在危舊房改造騰退的集體用地上,向“上”要空間,有效破解農村宅基地緊缺與村民住房剛需的矛盾,已完成12個鄉鎮208個村莊規劃布點,先行建設8個集中村民自住小區,預計可盤活騰退閑置低效建設用地6.59萬平方米。實施3萬畝歷史遺留礦山治理,完成泉州灣海域互花米草整治5026畝,海岸生態化改造6.2公里,泉州灣紅樹林面積增加至近萬畝,2023年惠嶼島成功入選自然資源部首屆“和美海島”名錄。永春五里街鎮歷史文化街區,引入深圳華僑城文化集團運營,投資5000多萬元,盤活古街店鋪200多間,年吸引游客10多萬人次。
開展路徑探索
打造適配國土空間
泉州擬定《泉州市統籌推進林地和耕地空間布局優化和整治提升試點方案》,積極推進耕地、園地、林地、未利用地以及其他農用地之間的空間調優置換,拓展林地和耕地補充渠道,可釋放耕地潛力資源8萬畝。以德化、晉江實際案例為突破口,積極破解陡坡與平原農用地布局破碎、功能錯位等問題,德化縣龍門灘鎮村兜村推動林耕置換規模78畝。
用好機制杠桿
破解整治融資難題
通過引入“傳統融資+產業基金”資金保障模式,泉州與金融機構簽訂500億元意向資金戰略合作協議,目前已累計支持項目12個,授信66.9億元;正在評審項目6個、擬授信39.6億元。同時創新多元主體合作機制,惠安縣探索“政企銀”合作模式,由農發行授信3.8億元資金,集中流轉土地3300畝,進行農業規?;洜I,每年增創經濟效益可達1億元以上,實現糧食增產、農民增收、集體增資、企業增利的“四增”共贏格局。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