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民興業,電力先行。不久前,福建省規模最大“多站融合”智慧能源示范站一期工程在鯉城街心公園投運,意味著多功能、一體化、復合型新能源示范站在泉州加速布局。智慧能源示范站集大功率超級快充、V2G充放一體、汽車換電、分布式光伏發電、儲能、大數據分析、5G網絡、北斗定位、能源服務、電池維保、充電設施檢測等功能于一體,可同時滿足48輛汽車快速充電需求,一部私家車充滿電最快只需要25分鐘,凸顯出高質量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的經濟、社會效益,為泉州綠色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這是我市開展“電力設施補短板”三年行動的縮影。“十四五”以來,市委、市政府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關于能源安全戰略部署,統籌電網發展和安全,加快補齊電力設施短板,強化供電保障,提高城市安全韌性。2022年,我市出臺《關于推進泉州電網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加快電網高質量、跨越式發展。2023年,累計爭取電網基建投資45.6億元,為全省最多。2022—2025年新(擴)建500千伏變電站2座、220千伏變電站13座、110千伏變電站64座、35千伏變電站20座,新增35千伏及以上電網線路1700公里,2023年全市220千伏、110千伏電網變電容載比達1.99、2.41,同比提升4.2%、3.4%,有力支撐全市用電負荷三次創新高的需求。今年以來,泉州市抓城建提品質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會同市住建局、發改委、工信局、泉州供電公司等單位,認真落實“電力設施補短板”各項要求,積極爭取與我市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匹配的配電網投資計劃,本級電網發展投入預計超40億元,為全省最多,近3年平均增長率達34.4%,有力推動配電網補強提升。
護航古城電網 打造“活態保護”電力示范樣板
漫步在泉州古城街巷,高質量的配電網建設改造帶來了全新的視覺體驗:架空線路纜化入地,老舊雜亂的線纜“蜘蛛網”成為歷史;配電站房采用紅磚厝造型,與古城建筑風格融為一體;分線箱、表箱等電力設備通過遮蔽或彩繪美化,外觀古樸,極具文化特色……一系列電力建設改造措施使古城配電網網架結構更加堅強清晰,街道自然文化景觀更加和諧統一。
不久前,中山南路片區46條街巷改造電力配套提升項目完成了全線3公里線路纜化下地,預計2025年完成整個片區的配電線路改造提升。這是泉州市以“配網建設高標準、助力古城煥新顏”為主線打造的古城“活態保護”電力示范樣板。
“為改善古城人居環境,提升配電網供電可靠性,進一步彰顯古城深厚歷史文化底蘊,泉州市通過優化配電網網架、架空線路治理、電力設施改造等舉措提升古城供電質量和街巷景觀,推動可持續發展融入新型電力系統建設和自然文化遺產保護中。”電力部門相關負責人介紹,我市實施古城街巷景觀綜合提升工程,分批對老舊街巷進行電力配套改造,整治線路搭掛雜亂問題,實現架空線下地,還居民一片“無線”藍天。
既有“顏值”提升,更有功能完善。在中山路騎樓走廊架設集中式電纜橋架,低壓分線箱內安裝自動滅火模塊,消除火災隱患,美化沿街店面。街巷內分線箱、表箱等外觀采取遮蔽或彩繪美化等措施,以古樸的外觀融入古城大街小巷,與極具閩南特色的紅磚厝、番宅樓等建筑風格相得益彰,實現電網布局的“內外兼修”。
老舊小區建公共充電樁實現新能源汽車“充電自由”
隨著新能源汽車廣泛普及,在住宅小區內安裝充電樁已成為一項重要民生需求,但受限于報裝要求、消防安全、配電容量等因素,充電樁“進小區”仍存在諸多掣肘。選址怎么讓居民滿意?配電容量不足怎么辦?充電樁誰來管?車位怎么協調?在老舊小區建公共充電樁,這些問題首先要得到解決。
2023年8月,市住建局、發改委、工信局等部門聯合國網泉州供電公司發出《關于規范住宅小區電動汽車充電設施建設管理的通知》,在全國率先發文規范全市住宅小區充電樁建設和運營管理,明確住宅小區充電區域消防設施要求、充電設施及相關線路的責任分界、工作職責要求,促使房地產公司、施工設計單位、小區物業公司積極參與居住區充電樁基礎建設。
西湖盛榮苑是泉州鯉城區最熱鬧的老舊小區之一,小區內部供電管線鋪設年代久遠,電容量設計較低,規劃時也沒有考慮到預留電量。對電力基礎設施的適應性改造,成為老舊小區安裝充電樁首當其沖要面對的問題,也是打通老舊小區充電“最后一公里”中“最難啃的骨頭”。改造計劃之初,住建局聯合施工設計單位、小區物業、國網泉州供電公司等多方主體,與業主共同協商將原先的公共停車場進行改造利用。項目今年4月開始施工,7月份竣工,新增設2臺800千伏安變壓器,共計安裝20個增加漏電保護裝置的充電樁,同時在停車場上還增設了一排涼棚,未來根據充電需要還可以增設光伏板,減少充電成本。
為客戶提供便捷充電服務的還有半徑越來越小的城市充電圈。據國網泉州供電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2019年,泉州地區僅有3000多個公用充電樁,充電半徑約5公里。到了2024年8月,全市公用充電樁增加了不止一倍,達到9000余個,打造出中心市區半徑1.2公里的充電服務圈,意味著每位新能源車主無論身處市區何地,都能在1.2公里內找到公共充電樁,大大方便新能源汽車出行。
“緊盯電網高質量發展項目年度目標任務,我們著眼項目從前期報批、落地建設到竣工驗收全生命周期管理,嚴格固化‘一幫二督三查’工作機制,常態化組建‘輕騎兵’服務隊深入一線督導,協調完成晉江市、惠安縣、安溪縣等7個電力項目凈地交付,解決晉江深滬變電站、紫帽變電站等2個項目選址問題,確保項目按時序推進、按任務落實、按目標達效。”市抓城建提品質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相關工作人員介紹,下一步將繼續適度超前謀劃,強化項目落地,加快補齊弱項,努力實現供電質量、服務質量“雙提升”。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