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官方24日宣布,引導商業銀行將存量房貸利率降至新發放貸款利率附近,預計平均降幅在0.5個百分點左右。仲量聯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龐溟對中新網記者表示,依法、穩步、有序調整個人存量房貸利率,可以更好地助力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龐溟指出,自今年5月中國央行宣布取消全國層面個人住房貸款利率下限等多項房地產金融優化政策以來,絕大多數城市已相繼大幅下調甚至取消當地首套和二套房貸利率下限,金融機構可自主確定對客戶的個人住房貸款利率。
“在新舊房貸利差加大的情況下,存量房貸利率存在調降空間。”龐溟表示,調整個人存量房貸利率能更好地減少居民提前還貸行為和保證銀行經營與穩定性,避免利率、信用、違法違規等風險,更好地幫助居民部門減輕還貸壓力和貸款成本,更好地修復居民資產負債表并增強居民的消費能力和意愿,更好地實現“以提振消費為重點擴大國內需求”的政策訴求。
龐溟認為,商業銀行應積極應對經營環境變化,優化業務結構,努力將下調存量房貸利率對息差的影響控制在中性,實現凈息差企穩,并按照前瞻、高效、主動、穩健的原則加強資產負債表管理,確保盈利常態化增長和銀行可持續發展,促進不良貸款率保持穩定。
他特別提到,在推動存量房貸利率穩步有序下調的過程中,必須謹慎細致地在原行重新定價、換行轉按揭二者間進行政策比較與選擇。
龐溟認為,在市場化、法制化的前提下,通過借款人與原貸款行之間的平等磋商、自主談判,采取變更合同約定以調整加點幅度或發放具有較低房貸利率的貸款以置換原有存量貸款的形式促進存量房貸利率下行,則更為穩健、便于操作。
他指出,商業銀行應針對借款人的存量房貸利率、房貸本金規模、資產質量、信用記錄、風險等級、還款能力以及房屋的首置與否、自住與否、套型面積等不同情況進行準確評估,以明確利率調整的標準、條件和范圍,并實行區別化確定定價、差異化抵押策略、動態化調整風險控制,在貸前調查和貸后跟蹤環節做好相關配套工作。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