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建筑服務產業園一期產業空間已完成全面升級開放
改革亮點
泉州市建筑服務產業園地處泉州市中心城區,規劃用地面積約300畝,改造建筑面積約20萬平方米,新建建筑面積約40萬平方米。
其前身為20世紀90年代建成的成洲工業園區,是全國第一個土地成片開發項目。在完成其30多年的工業歷史使命后,廠房破敗、老化、閑置,功能定位、經營狀態與城市“脫軌”。
唯有改造,才能煥發新生。2020年5月,豐澤區屬國企——豐澤城建集團接下了負責投資改造的任務,將原成洲工業區內的舊廠房和低效用地整體改造,融合“城區、社區、園區”三區為一體,致力于打造“福建省極具特色的建筑類產業社區”,推動新型工業化。
目前,泉州市建筑服務產業園一期產業空間已完成全面升級開放,面貌煥然一新,吸引了中建三局、中建科工、中鐵建工、嘉宜建設集團總部、綠林市政公司等建筑企業落地園區。在此背景下,豐澤區圍繞釋放低效存量土地、騰挪產業升級空間、激活城市更新活力做出了積極探索,走出了一條“政企聯動、騰留并舉”的園區升級之路。
生動實踐
就地改造升級“城區、社區、園區”三區無界融合
閑置的廠房,欠缺的園區配套功能,狹小的產業發展空間,以及偏低的整體效益,成洲工業園區應該怎么改?豐澤區經過兩年多時間的醞釀,將土地就地轉型,“騰籠換鳥”為泉州市建筑服務產業園。福建首家以建筑服務為主題的產業園就此誕生。
泉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副局長王玨介紹,2022年9月以來,泉州充分抓住國家賦予盤活利用低效用地試點工作機遇,聚焦泉州現狀產業空間分散、品質不高的問題,樹立“從生產園區驅動到品質社區驅動”的理念,突出產業空間功能復合式、社區化提升的要求,圍繞泉州實體經濟發展特征與“人—城—產”服務需求,探索制定泉州產業社區規劃建設標準,推動創新型產業生態體系中的“創新單元”構造,指導產業發展拓空間、優配套、促集群。
豐澤區自然資源局局長王祎介紹,改造首先明確的是園區建筑服務的產業定位——“城區、社區、園區”三區無界融合的改造核心理念,旨在打造品牌園區和品牌企業。怎么融合?對園區違建進行拆除,將園區景觀延伸到城市人行道,實現無界融合,把原有的工業園區重新改造為開放式的產業園區。
有了思路,改造提上議事日程。園區根據實際情況,按照“留改提拆建”的城市更新思路,遵循“舊房新用、以舊換新”原則,保留建筑質量較好、配套齊全的樓棟,改造與產業園需求不符的樓棟,拆除建筑質量差、土地利用效率低下的樓棟。一期項目已于2020年實施,主要針對8棟共7.4萬平方米舊廠房進行統一改造提升,騰挪空間建設園區青春活力廣場,新增停車位500個、人才公寓43套,配備多功能會議廳、人才公寓等產業服務業態,每棟樓宇采用底層配套+產業辦公的形式,將建筑空間使用效率最大化。
泉州市建筑服務產業園運營方負責人林萍萍介紹,對產業園區來說,要思考的不僅僅是轉型升級、經濟效益,還要統籌考量周邊需求、城市功能,要“與城共生”。為此,園區在有限的空間里引進“煙火氣”,積極配套園區食堂、共享空間、餐飲購物等業態,營造有黏性、有活力的飄著咖啡香的產業社區。“園區以‘轉型先轉顏’為目標,構建出產業空間、服務空間、生活空間繁茂共融園區生態體系。”這樣做既保留城市工業記憶,還充滿“文藝范”,將園區從傳統的產業園區更新為產業社區。
統一運營服務 產值由7.8億元 提升到137億元
園區改造生機勃勃,運營模式齊頭并進。
泉州市建筑服務產業園區一改常規模式,走出傳統產業園區“二房東”定位,明確自身產業服務商的角色,采用政府主導+國企建設+市場運營的運作模式,統籌規劃改造和規范業態準入。
簡言之,就是成立優勢互補的合資運營公司,搭建政府、國企、專業產業運營商、樓宇業主四方合力平臺,構建園區大運營體系,同步推動空間升級、功能升級、產業升級、企業服務升級四大升級工作。“統籌園區整體管控,針對已收儲、擬收儲、未收儲樓棟擬定不同的合作方案,統一形象統一運營。”林萍萍說,這種改造模式,搭建了各類建筑企業專業技術人才的集聚發展平臺,匯集和整合了施工、監理、設計、咨詢、勞務等企業,形成專業化的建筑產業鏈,打造區域性現代建筑產業協同發展的產業園區。
此外,園區內集辦公、交流、展示、科研于一體,還融合了政務服務、行業服務、金融服務、信息服務、人才服務等各種專業服務,構建特色的建筑產業服務生態圈。記者了解到,目前泉州市建筑服務產業園運營管理團隊已接手園區一期辦公及商業配套設施的綜合管理運營。
如何讓該園區成為產業孵化培育造夢的搖籃?答案是靶向產業招商。園區明確“延鏈”“補鏈”“強鏈”招商導向,全面研究和科學分析建筑產業布局、泉州建筑業行業現狀、生產要素和發展優勢,推導現階段重點招商引資優勢龍頭企業。
盤活低效用地、推動新型工業化帶來的效果是可觀的。目前,園區陸續簽約中建三局、中建科工、中交一公局、中水十六局、中鐵建工、中化學東南、中化學曙光7家央企,累計引進建筑全產業鏈企業302家。自2020年以來,園區稅收從改造前的1200萬元提升到3億元,產值由改造前的7.8億元提升到137億元,實現產業轉型升級,賦能城市更新行動。
獲得感
產業園通過“城區、社區、園區”三區融合發展路徑,聚焦建筑服務全產業鏈,為企業提供了工作與休閑相結合的活動場地,打造舒適的工作環境。而“產、城、人”融合的生態體系,與其相互映襯,二者通過優化工作環境和設施,激發員工的創造力和生產力,保持工作與生活的平衡;通過提供便利的生活服務和休閑設施,提高員工的生活質量和滿意度,促進產業升級和城市發展;通過產業集聚和創新驅動,推動經濟的持續增長和社會的全面進步。
——福建省合生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彩鳳
我們之所以從別的區域遷移出來而最終入駐泉州市建筑服務產業園,一來是積極響應家鄉黨委政府的號召,回鄉投資創業,投資興業,用心用情助力家鄉經濟發展;二來是感覺這里政策好、優惠多、環境優、服務佳,非常契合我們對集團辦公標準的暢想。同時,我們企業高度認同產業園的運營理念及未來發展規劃,相信這些因素對于我們今后加快發展是非常有利的。
——嘉宜集團董事吳世昌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