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為市民貼敷“三伏貼”
昨日是入伏的第一天,中心市區多家醫院的中醫館、康復門診內人頭攢動,前來貼敷“三伏貼”的市民絡繹不絕。“三伏貼”作為傳統的中醫療法,一直受到推崇。那么,“三伏貼”是否人人適用?醫生提醒,“三伏貼”并非萬能貼,不要盲目跟“貼”。
昨日上午,在泉州醫高專附屬人民醫院康復科診室,醫護人員在操作臺上將溫陽祛寒的藥物按比例混合研磨成藥膏,再涂抹到特制的敷貼上,一張張“三伏貼”便制作而成。“這是足三里,在這里貼上‘三伏貼’可以通暢經絡,緩解疲勞。”診室里,一名中醫師一邊準確找到穴位并敷貼,一邊為實習生講解知識要點。短短四五分鐘時間,醫生便根據市民的癥狀貼好敷貼。市民王阿姨說:“每年的三伏天,我都會來貼,次次不落,貼完感覺人很舒服。”現場不僅有成年人,還有不少孩子。“孩子體質較弱,趁剛入伏帶他來貼‘三伏貼’,希望孩子少生病。”家住云谷社區的陳女士說。
據介紹,“三伏貼”又稱“三伏灸”,“三伏貼”分別是在每年的頭伏、中伏和末伏的第一天進行貼敷。“三伏貼”結合了針灸、經絡與中藥學,以中藥直接貼敷于穴位,對穴位產生熱性刺激,達到治病、防病的效果。其適應的病癥包括慢性咳嗽、支氣管哮喘、過敏性鼻炎以及慢阻肺,這些患者都適合在三伏天通過冬病夏治的方法,來預防冬季疾病的急性發作。還有一些人群,包括體質虛弱、冬季容易反復外感的人群,以及容易打噴嚏、容易感冒的小孩也可以貼敷。值得注意的是,“三伏貼”在飲食上有一些禁忌,不同年齡貼敷時間也有所不同。在貼敷期間,應忌煙酒、辛辣、生冷、油膩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影響療效;貼敷時間一般成人貼敷6小時,兒童2—4小時。根據個體差異,貼敷時間也可以做適當調整。
“三伏貼”偏熱性,并非“萬能貼”。醫生提醒,由于“三伏貼”偏熱性,有些患者并不適合。如肺炎及多種感染性疾病急性發熱期不適宜“三伏貼”治療;有嚴重心肺功能疾病患者、對藥物過敏者、皮膚有破損者、疾病發作期(如發燒、正在咳喘等)患者不宜進行貼敷治療;2歲以下的孩子由于皮膚嬌嫩,貼敷容易引起感染,也不宜進行這項治療。做三伏灸前,要先找醫生辨體質,濕熱、陰虛證型的體質不適合做三伏灸。不建議市民網上購買“三伏貼”在家自行貼敷,因為穴位是否準確關乎療效,非專業人員一般很難找準穴位。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