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遺點賞非遺(王世陽 攝)
安平橋有“天下無橋長此橋”的美稱(陳英杰 攝)
俯瞰泉州古城,一磚一瓦皆有故事。(李雅真 攝)
美麗的海岸線(王徽音 攝)
泉州特色小吃潤餅菜(王徽音 攝)
10日,泉州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與小紅書聯手,在泉州共同舉辦小紅書社區文旅發展大會。“文化氣與煙火氣交融、世代傳承、生生不息,構成了泉州城市‘長紅’的最大底氣。”泉州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黨組書記、局長呂秀家在會上作“我的小紅書筆記——泉州紅了,何以泉州”主題演講,向與會嘉賓推介泉州。
泉州紅了,何以“長紅”?來自全國各地的文旅部門代表、文旅行業知名專家、網絡大V等一同暢談“長紅”議題,助力泉州文旅可持續發展。
小紅書
蟳埔是2023年最網紅的鄉村
記者從會上了解到,2023年,小紅書上最火的“微度假”方式是從城市“出逃”。大家離開城市,來到鄉村。這樣的返鄉游熱潮,“跑”出了許多“鄉村黑馬”。2023年,國內有50多個鄉村在小紅書上的年增曝光量超過了1億,其中,最“網紅”的鄉村是泉州的蟳埔村。
“不管是泉州還是整個福建,在小紅書上整體的旅游熱度增長特別快。”在小紅書旅游業務負責人趙蘇樂看來,“文化”和“生活”是爆火的兩個關鍵詞,而福建踩在了這兩者的交集上。泉州傳統文化不但具有深厚的歷史底蘊,而且仍然鮮活地傳承至今,出現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給予游客真實而獨特的體驗感。“比如泉州開元寺是不收門票的,就感覺像是普通居民平時會去拜的一個寺廟,這個小小的區別體現出泉州的文化距離游客特別近,我覺得這是它爆火的一個原因。”趙蘇樂認為,文旅宣傳既要有大主題,也要從細節處著手,給予游客貼心的旅游體驗感,同時可以邀請不同類型的博主從不同角度進行打卡宣傳。
如何助力泉州“長紅”?與會嘉賓點出了“小眾游”“聽勸式旅游”等幾個關鍵詞。趙蘇樂介紹:“每一位用戶通過自己的內容偏好、位置信息、搜索意圖、消費歷史、社交分享等來推薦。以泉州為例,從用戶的消費行為可以看出,泉州是最適合citywalk的城市。只要有主題路線的持續創新,就能吸引一批又一批用戶在一年內多次回訪。”
2023年,有一個網絡熱詞叫“聽勸式旅游”,還有一群人叫“旅行課代表”。小紅書公益部負責人畢奇介紹,2023年,小紅書旅行發布的筆記數同比增長了近三倍,“小眾游”越來越火。“早前,大家會扎堆旅游,集中到一些‘網紅’景點。但是,現在有超過一半的‘00后’消費者希望通過文旅實現一些新奇特的體驗,通過旅游出行實現人無我有、獨一無二、我自獨美的旅游體驗。”
小紅書文旅運營負責人石墨介紹,旅游界的“聽勸潮”是在2023年3月由游客們自主發起的,他們發出了“大數據幫我推給某某城市本地人”的筆記。“這種筆記收獲的效果特別好。看到筆記后,原來在‘潛水’的本地人按捺不住了,下場精心指導,給你講我們本地人早餐吃什么,晚餐吃什么,本地人吃面線先放辣椒面還是先放醋,連哪個公園的大爺幾點鐘來晨練都講得很清楚。”
“我們有把每一個寺廟里一磚一瓦的故事都講得清清楚楚的創作者,還有很多筆記里捕捉到了默默無聞的守廟人、寺廟里剛生了小貓的貓媽媽等細節。通過攻略,大家可以找到懸崖峭壁、奇觀異景、名川大海,也能找到不起眼卻最具煙火氣的本地小巷,連小巷里賣了幾十年海蠣煎的老爺爺都被挖出來了。要把旅游的視角落到具體的生活,落到具體的人上。”石墨說。
小紅書商業化生活服務事業群的覓陽介紹了四種“玩法”。“第一叫文化有內涵,城市挖掘個性化的文化底蘊來進行內涵的放大。第二是打造屬于我們城市的標簽,每一個城市乃至每一個城市的區域都有它的獨特性。第三是通過線上線下不同業態的打通,能夠形成多業態的聯動,這樣的聯動往往惠及的不僅僅是當地文旅,還包括餐飲、零售、景區等等一系列相關的業態。第四是挖掘‘小眾游’的話題,通過這樣的話題幫助城市實現破圈。”
旅行博主
用B面視角來探尋不一樣的泉州
“泉州已經不缺‘網紅’流量了,下一步,需要用B面視角來探尋不一樣的城市,尋找不一樣的城市足跡。脫離常規的新鮮事物,本身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博主“陸馬克”說,此次參會是他第五次來泉州,每一次來,都會用不同的視角發現泉州。
2020年,“陸馬克”第一次來到泉州。在他看來,泉州是他開啟福建旅游的啟蒙。“第一次來,走的是經典路線,逛逛古城里的關帝廟、天后宮,騎著電動車尋找美食,體驗感非常好。第二次來時,泉州已經申遺成功了,我走了世遺路線,去了九日山、安平橋、六勝塔等世遺點。第三次來,我從旅行博主的身份出發,規劃了小眾但很有趣的路線。那一次,我先到了晉江博物館,看到了鎮館之寶‘明教會’碗,通過這個碗串聯起草庵、梧林傳統村落等景點。”
今年3月,“陸馬克”再一次來到泉州。這一次,他是帶著“找魚”的目的來的。“第三次來時,我在偶然的一次抬頭間,看到了泉州的滴水獸。后來,又在西街的游客服務中心里看到了滴水獸冰箱貼。所以,我想再來一次泉州,從看滴水獸開始,尋找鯉城的‘魚’。”
在“陸馬克”看來,每一次到泉州都能找到新的角度,泉州的文化和生活中的細節都很吸引人。“現在在新媒體平臺上刷到泉州旅游相關的帖子,會發現有不少游客到泉州的旅游線路比較同質化。有時候,也能刷到志愿者從文化角度或者另外的層面介紹泉州的特色,但這些帖子的聲量還不夠大。泉州有文化、美食、海岸線,有很多的維度,但現在在互聯網上的表現還比較單一。小眾路線還有很多可以挖掘的地方,可以在景點之外發現旅游,宣傳那些可愛又有趣的事物。”
“這次來泉州,其實是想拍給你們看,作為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一座擁有945處文保單位,全城整體申遺的寶藏城市,她長什么樣。”2022年4月3日,博主“破產兄弟”在小紅書平臺上發布了一條“趁還沒火去泉州”的視頻,初見泉州、古厝之間、宋元記憶、閩南揚帆,視頻分成4個篇章細說泉州的故事,收獲了超過2000萬的全網播放量。兩年后的今天,這條視頻下仍有網友留言:“明天就去,終于去了。”
“人們對于小城市的偏愛,實際上是一種普遍的鄉愁,是一種對于過去生活得失的反思和對更好生活狀態的追求。”在“破產兄弟”看來,旅行時,鏡頭不僅應該對準那些熱門景點,更應該探索小城市,發現被忽略的風景,看到溫暖的人情和獨特的故事。在旅游資源稀缺的年代,大家期待的只是“到此一游”“一飽眼福”。如今,新一代游客更希望沉浸到城市的細節里,打開城市那些充滿煙火氣和人情味的角落,捕捉那些正在生長的美好,去獲得獨屬于自己的旅行體驗。
他山之石
“游客需要更多接地氣、有煙火氣、有人情味的內容”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旅游宣傳推廣中心主任李勐
新媒體平臺拉近了我們和游客之間的關系,讓我們和這些游客之間有了一個天然的屬性和連接。在這個過程中,一方面,我們可以通過平臺了解到游客的所想、所看、所感受;另外一方面,可以為旅游管理部門或者旅游宣傳部門提供更好的思路。
舉例來說,以前,我們更多的是進行形象宣傳,比如發布一個好看的風光片。但是,從游客的實際感受來看,他們可能需要更多接地氣、有煙火氣、有人情味的內容,或者更加偏重于攻略性的內容。所以,新疆旅游宣傳從前幾年的形象宣傳,逐步轉變為通過新媒體平臺向營銷服務轉化。
去年,新疆和小紅書合作出了很多經典案例。比如獨庫公路之旅,獨庫公路是新疆6—10月份非常火的一個IP,本身就自帶流量。小紅書通過獨庫公路這一條線,鏈接了新疆知名景區景點和線路,收獲了很大流量。
還有一個案例,新疆的冰資源不是很豐富,肯定沒有哈爾濱的冰資源豐富,但是雪的資源非常豐富。針對這點,我們通過將小紅書平臺的用戶屬性、調性和新疆雪的資源、滑雪的體驗結合,向大家科普新疆的雪為什么叫粉雪。所以,去年冬天到新疆滑雪的人非常多,這里不乏很多高端的消費群體,而且以年輕人為主。
之前,我看了一個博主發的視頻,非常感動。他說:“新疆是一個充電寶,如果生活多半是苦悶,一趟新疆之旅就是你人生的回甘。”可能對很多游客來說,能夠通過新疆放松自我或者找尋自我。
怎么把“網紅”變成“長紅”呢?一是,要注重宣傳。對于文旅來說,好酒也怕巷子深,需要大力宣傳。通過持續打造優質的內容,加以平臺的助力,形成宣傳優勢的集合,才能實現宣傳效果的最大化。比如,新疆做了一檔官方自制的《旅游說明書》欄目,把內容官方化、標準化,形成讓游客一看就能明白、一看就能懂、一看就能接地氣的內容。二是注重加強服務,從包括餐飲、住宿、交通、旅游體驗等方方面面為游客提供周到的服務。
“尋找細節爆點,通過‘爆紅’細水長流”
——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廳宣傳推廣處處長張晴
近兩年,山西的各個城市借助新媒體的傳播途徑,文旅宣傳的效果明顯。小紅書作為新媒體平臺,它的特殊性還是非常明顯的。比如說在文旅賽道上,小紅書真正打動人的是內容。
就拿“細”來說,怎么個細法呢?從我們的角度來看,一個是“細小”,從非常細小的切口,將現代用戶的體驗感拉足。山西有三大世界文化遺產,五臺山、云岡石窟和平遙古城。但是,在和小紅書的合作中,它們并沒有被當成首選。我們選擇從細小的地方說起,比如燦若星辰的文物,甚至是從一座荒山說起,用故事來打動人。另外一個是“細致”,細致無外乎就是創作、創意,以及圖文制作精美程度等,讓人賞心悅目。第三個,是一種細膩的情感鏈接,也就是情緒價值供給。
對于山西這種人文資源比較突出的地域,小紅書這樣的平臺能夠產生積淀的作用。平臺的作品經過作者或創意團隊的認知后,加工理解,再創意生成,可能沒辦法馬上“燃”起來,但是通過不斷積累,會帶來持續長期的引流效應。山西的資源就是挖文化,就像挖煤炭一樣挖文化。挖文化不是一件簡單的事。這幾年,通過和小紅書的深度合作,我們發現,要把這些故事講生動,講鮮活,讓人們愛聽、愿意聽、能聽懂,真正產生山西游的沖動。
山西的三個熱點領域是大同、太原和運城,但我們面臨的是整個省的營銷,而不是一個縣、一個市。山西的資源多、好,但是太分散,我們打造三個一號旅游公路,以大同到運城的大運高速路為主線,形成“快旅慢游深體驗”的旅游公路網絡,讓大家以更加便利的方式和線路走進山西。三個一號公路全線貫通,三大世界文化遺產的服務和游覽體驗得到了提升。
山西的主打品牌是人文、歷史、古建、文化傳承,我們會向更深去挖掘,找到更好的細節爆點,希望能通過“爆紅”帶“長紅”。“長紅”是需要持續打造的,不光靠宣傳,口碑更重要,服務更重要,業態創新更重要。我們希望把山西優質的資源利用好,打造出適合山西的最新玩法。比如,山西有很多古建資源,我們正集中力量打造實景穿越體驗游,并動員每個市場主體創造、創新服務產品,讓山西本真原味的人文遺跡、歷史文化遺產煥發出新的活力。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