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日前召開的全市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上獲悉,今年,泉州市將實施生態環境治理領域七大提升攻堅和十大專項行動,打好藍天、碧水、碧海、凈土保衛戰,全面推進美麗泉州建設。
藍天
謀劃實施
一批大氣減排治理項目
為打好藍天保衛戰,今年,泉州市將聚焦揮發性有機物和氮氧化物協同減排,通過開展年度空氣質量提升行動,謀劃實施一批大氣減排治理項目,持續深化建陶、石化、化工、制鞋、包裝印刷、樹脂工藝品等重點行業污染深度治理。力爭2024年年底前全面完成全市所有加油站三次油氣回收治理。
聚焦顆粒物污染管控,采取“縣(市、區)吹哨、部門集合”的原則,以屬地政府為主牽頭,進一步健全生態環境、住建、城管、交通運輸等部門聯動機制。對揚塵污染突出的區域,加強施工工地、道路揚塵管控等措施,推動區域顆粒物濃度持續下降。
碧水
主要流域
Ⅰ—Ⅲ類水質比例100%
為實現水清河暢,今年,泉州市將聚焦主要流域水質提升,圍繞Ⅰ—Ⅲ類水質比例100%、Ⅰ—Ⅱ類優質水比例不低于53.8%的目標,針對晉江感潮河段相關斷面采取針對性措施,重點實施江南、東海、北峰城東污水廠擴建及寶洲等污水廠配套管網建設工程等項目,同步解決內溝河黑臭和入河入海排口雨污混排問題,確保斷面水質穩定達標。同時,持續開展水源地環境監測和狀況評估,加強水源地巡查。
碧海
基本消除
海水養殖“白色污染”
聚焦入海溝渠整治,泉州市將緊緊依托城鎮污水提質增效、溝渠所涉村莊農村生活污水提升治理、提水式海水養殖尾水治理等專項,持續推進入海溝渠“除黑消劣”行動,2024年年底前,確保完成90%除黑和70%消劣任務。深化入海排口分類整治,促進入海河流水質提升,全面完成提水式海水養殖池塘尾水治理,基本消除海水養殖“白色污染”。
以國家農村黑臭治理試點城市為契機,實施全市350個村莊生活污水治理,實現三格式化糞池全覆蓋,打造經濟適用、自然生態的農村生活污水處理樣板。綜合采取控源截污、清淤疏浚、生態修復、水系連通等措施,推動21條農村黑臭水體完成治理。常態化開展農村黑臭水體排查,實現“小河凈大河清”。
凈土
積極推進
“無廢城市”建設
今年,泉州市將進一步完善建設用地聯動監管機制,堅決杜絕未調查先供地,開展建設用地調查質控,提高用地調查的真實性、可靠性,保障建設用地安全。加強土壤污染源頭防治,實施在產企業土壤及地下水污染管控修復試點,組織實施涉重金屬企業(園區)污染排查整治專項行動,加快推進重點行業企業及重點產業園區明管化改造;防控耕地源頭污染,保障糧食安全生產環境。
提升固體廢物管理,通過實施“1+6+8+N”戰略,以實現“產業高質量發展,群眾獲得感升級”為中心目標,聚焦“工業、生活、建筑、農業、危廢和廢舊物資”六大固廢領域,部署縣域八大專項任務,建設N個“無廢細胞”場景,持續推進固體廢物源頭減量和資源化利用,推進“無廢城市”建設。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