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省人大代表建議增加城市公園的文化、教育、體育、休閑、餐飲等多元功能。圖為海絲藝術公園。(資料圖片)
“積極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讓城市像城市,更加宜居宜業。”省政府工作報告的承諾擲地有聲。聚焦城市公園這一完善生態體系、改善人居環境、提升城市品質的重要載體,我市省人大代表、泉州市建設工程質量安全站高級工程師林萍向大會提交了《關于盤活城市公園綠地資產的建議》。
林萍說,我省城市公園綠地面積達到7.35萬公頃,人均公園綠地面積約15平方米,已經累積形成了規模龐大的城市公共資產,但城市公園與周邊區域融合不夠、城市公園建設同質性較強、公園業態相對單一,無法充分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而且,城市公園不僅需要一次性的建設投資,每年還要支出一定規模的維護費,給地方財政帶來了一定壓力。
如何破解?林萍建議在保證城市公園公益屬性不變、不犧牲城市綠色生態空間的基礎上,統籌謀劃,通過市場化、多樣化的經營使城市公園具備更高的經濟價值,形成公園與周邊城市區域功能聯動發展機制。首先,要因地制宜推動城市公園市場化運營,可以根據公園屬性推動公園與區域發展的融合,重點推動各類社區公園為社區商業服務發展提供空間載體,提升居民的便利度和獲得感。對于綜合性公園要增加城市公園的文化、教育、體育、休閑、餐飲等多元功能。其次,要探索多元主體參與城市公園運營機制,積極培育第三方運營機構,為城市公園運營提供各類活動策劃方案,豐富城市公園服務業態,增強城市公園服務能力,提升城市公共空間質量。第三,加大政策支持,改變以往“利用公園建設提升土地價值”的城市開發思路,在新建城市公園時就預留部分商業用地,做好公園與區域聯動發展的規劃設計;對已建成城市公園可以根據實際發展需要,結合城市更新,對區域進行統籌規劃,提升城市公園通達性,并按照點狀用地模式嵌入部分商業用地,支持城市公園提供更加豐富多元的商業服務。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