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9日,中國—東盟中心第十三屆聯合理事會會議在泉州舉行。會議期間,東盟成員國常駐東盟代表、東盟駐華使領館官員及東盟秘書處代表們深入了解泉州,實地參觀走訪泉州開元寺、泉州非物質文化遺產館、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國潮泉州優品展示中心等,近距離感受泉州歷史氣息、城市風貌、人文風情與產業振興。
嘉賓們表示,欣喜地看到泉州作為海上絲綢之路起點城市,在海洋商貿文化延續方面卓有成效的建設成果,更有幸以泉州為窗口,感知到中國產業的蓬勃和中國品牌的力量,泉州與東盟各國之間還有更大的合作潛力值得挖掘。
與會嘉賓在泉州城市產業會客廳和國潮泉州優品展示中心參觀 (陳起拓 劉倩 攝)
感知海絲魅力
以第五屆海上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舉辦為契機,大使們親臨泉州,除了肯定泉州在推動國際貿易合作方面積極搭建平臺的努力之外,也更加切身地感知到泉州的“海絲文化”魅力和產業城市實力。
柬埔寨駐東盟大使H.E.HENG Sarith表示:“泉州是一個非常美麗的城市,有繁榮的港口,有悠久的歷史。尤其在海洋文化方面,一直以來與東盟諸多的國家有著頻繁的交流,鄭和下西洋到過東南亞,到過柬埔寨,歷史上已經有過很多交流。”
新加坡駐廈門總領事CHNG Tze Chia認為,現在的泉州已經是個很現代化的地方,它繼承了古代絲路的精神,這種精神也應該升華為現代化貿易。
利用參會休息時間,菲律賓駐東盟大使Hjayceelyn M. Quintana走進泉州大街小巷,零距離感受城市的在地文化和居民的生活方式后,她感慨道:“泉州很好地銜接了歷史與現代,作為古代貿易大港,泉州時至今日仍在延續自己的優勢。”
“相信這樣一個節日(海上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可以促進中國與東盟國家之間的友誼與合作,與此同時,也可以推動中國和東盟國家在旅游文化交流及人文交流方面的合作。這個節日為我們未來的合作指明了方向,也為我們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了貢獻。本次海絲藝術節也為中國和東盟之間在疫情之后的經濟增長作出了貢獻,提供了一個合作的平臺。”H.E.HENG Sarith表示。
挖掘合作潛力
“泉州造”的紡織品、服裝、鞋類、工程機械、瓷磚、陶瓷等商品多年熱銷東盟國家,而東盟國家的礦產、食品、農產品等也大量通過泉州口岸進口,雙方經貿合作業務頻繁,潛力巨大。隨著RCEP的生效,去年以來,泉州與東盟國家的貿易往來更加密切,東盟已成為泉州第一大貿易伙伴。
“第一大貿易伙伴”的肯定不僅來源于擲地有聲的數據,也來源于嘉賓們在了解泉州后發自內心的肯定。在走訪國潮泉州優品展示中心時,看到一件件精美的瓷器、一款款時尚的服裝、一個個智能的設計,嘉賓們贊嘆不已并主動詢問價格,希望留下一些屬于泉州的“獨特記憶”。
Hjayceelyn M. Quintana告訴記者,早在23年前,她就來中國工作過,這么多年來,見證了中國城市的快速發展。這次在泉州,她看到了當地政府在推廣本地產品、品牌方面所做的努力,也非常高興地感知到泉州當地人支持本土品牌的發展,包括設計、生產以及推銷等等,政府與民間的合力,讓泉州品牌不僅在國內推廣開來,也在世界范圍內開始享有聲譽,這種推動讓泉州與世界的交流聯系變得緊密。
H.E.HENG Sarith認為,泉州與東盟國家在旅游投資、投資合作、文化交流、教育交流等方面還有巨大的合作潛力,“西哈努克港也有著非常長、非常美麗的海岸線,希望未來泉州能夠同東盟國家的港口進行更深度的交流,也希望有越來越多的中國游客能夠來到柬埔寨,到西哈努克港參觀”。
CHNG Tze Chia則認為:“泉州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城市,新加坡是面向全世界的窗口,無論是在經貿合作還是各種往來方面,新加坡和泉州的交流都是相當全面的,希望今后可以在各個方面繼續鞏固和加強合作。”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