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71歲的泉港區界山鎮玉湖村村民陳孫姐一家喜遷新居。占地面積120平方米的平房寬敞明亮,客廳的白墻上掛著“家和萬事興”的裝飾畫,給新家增添了喜氣。
作為低保戶,陳孫姐的女兒、孫子和孫女都身患疾病,一家僅靠政府補助的養老金及低保金維持生活,雖然家里的石頭房年久失修,卻無力翻建。“以前下雨的時候,屋子里就會淹水,只能用塑料布遮擋屋頂。”陳孫姐想起從前的日子,眼泛淚光。玉湖村村委會根據陳孫姐一家的實際情況,為她申請了農村危房改造政策。除了中央、市、區撥付的補助資金9.7萬元之外,鄉賢、親友也捐資支持,陳孫姐一家的危房終于得以翻建,生活環境大為改善。
71歲的泉港區界山鎮玉湖村村民陳孫姐一家喜遷新居 (謝曦 攝)
同村的低保戶陳元珍一家,也在今年9月搬進了新房。此前,靠鞋廠打工及低保金維持生計,家里的石頭房又年久失修無法居住,陳元珍只好一直借住在親戚家。在村委會的幫助下,陳元珍同樣享受農村危房改造政策支持,親友也施以援手,讓她終于如愿以償翻建了房子。“感謝黨的好政策,給了我一個屬于自己的家!”看著干凈敞亮的新房,陳元珍笑容滿面地說。
“從去年起,除了危房翻建之外,無房戶也可以申請享受農村危房改造政策。”泉港區住建局村鎮站站長莊玲玲說,通過鎮、村摸排,農戶申請,經與民政部門核驗、現場核實及公示,今年,泉港區確定了33戶農村危房改造對象,截至目前,已入住28戶。中央、市、區危房改造補助資金疊加后,每戶最高可獲得補助資金9.7萬元。在此基礎上,區住建部門也充分發揮農民的主體作用,通過投工投勞、互幫互助等降低改造成本,對自籌資金和投工投料能力極弱的,鎮村還幫助協調施工隊、建材商先施工、后付款,解決前期資金籌集難的問題。
市住建局村鎮科相關負責人介紹,農村住房安全保障對象主要是農村低收入群體,包括農村低保戶、農村分散供養特困人員、農村易返貧致貧戶,以及因病因災因意外事故等剛性支出較大或收入大幅縮減導致基本生活出現嚴重困難家庭等。為逐步建立健全農村低收入群體住房安全保障長效機制、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我市將上述農村低保戶等六類低收入群體列為重點對象,屬無房戶或其住房經鑒定屬C級或D級的,納入住房安全保障范圍。
據了解,2023年泉州市共實施農村危房改造127戶,截至10月底,已竣工115戶,竣工率達90.5%。其中,幫助農村低保戶原址翻建91棟,新建房屋20棟,修繕加固4棟。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