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館內,往來客商認真逛展。
泉州參展企業展位吸引客商看品
跨交會期間舉辦的專業論壇吸引從業者聆聽
3月18-20日,2023年中國跨境電商交易會(以下簡稱“跨交會”)在福州海峽國際會展中心舉辦。本屆展會面積7.2萬平方米,供應鏈展區占80%以上,迎來全國各地超10萬名跨境電商賣家。泉州79家企業赴榕參展,期望通過跨交會這一平臺展示泉州優品的實力與魅力,獲得更多的意向客戶,增進與跨境生態企業的高效對接和與優質采購商的精準對接。
用好對接平臺 展示新產品 挖掘新客戶
據悉,本次跨交會匯聚了全國20多個省市60多個產業帶,包括晉江運動鞋服、澄海玩具、臨沂編織、南通健身器材、紹興紡織、許昌假發等外向型知名特色產業帶均來參展,其中還包括10多個首次出現在跨交會的產業帶,參展的制造業企業多達2000多家。
泉州是全國重要產業集聚地。據泉州市電商中心透露,此次我市共有79家企業前往福州參展,拿下147個展位,包括石獅紡織服裝、晉江運動鞋服、南安建材家居等在內的多個“明星”產業帶,紛紛在本屆跨交會上隆重亮相。
在實達工藝(泉州)有限公司展位,看品的客商絡繹不絕。參展工作人員高興地告訴記者,感覺今年的人流量比往年高出兩三倍,對比前兩年參加(福州)跨交會,客戶的采購意愿也明顯更強了。“像產品價格、起訂量、款式、發貨方式等等,都咨詢得很細致,針對性很強,能感覺到采購意向比較強。”該公司參展工作人員說。
石獅市挑戰狼體育用品有限公司參展人員同樣有“人氣回來了”的感受,參展第一天,該公司展位接待了五六十名意愿較強的客戶,并相互留下了聯系方式。參展人員告訴記者,挑戰狼是一家擁有近30年傳統外貿經驗的工貿型企業,工廠有大概20%的貨品供應給跨境電商貿易型企業,與跨境電商賣家在合作模式上的探索已經比較成熟,因此現場對接效率會更高,針對性更強。
不過,也有部分工廠企業參展工作人員坦言,來展會上咨詢的客商自身體量普遍偏小,在具體配合方面很難快速達成一致。比如,傳統外貿采購起訂量通常是1000件,價格限制可適當放寬一些,但跨境電商賣家通常是200件起訂,單小成本就高,但現場客商把價格壓得跟傳統外貿一樣低,工廠企業沒有利潤可言,合作空間小。此外,一些現場客商因為規模比較小,沒有自己固定合作的快遞公司或發貨渠道,因此在發貨途徑上跟工廠比較難配合。
用好交流平臺 聊聊新商機 看看新趨勢
知不足而后進,望山遠而力行。交易會是商貿對接的合作平臺,也是不可多得的交流學習平臺。
本屆跨交會上,除了阿里國際、亞馬遜全球開店、沃爾瑪、Wish、谷歌、新蛋、美客多、集酷等跨境電商平臺老面孔,記者也看到了包括德國OTTO(全球最大的在線服裝服飾、生活用品零售電商平臺)、法國Cdiscount(法國本土最大的主打電子、家居類產品的全品類電商平臺)、智利Falabella(南美西部最大的日用、家居電商平臺)、韓國酷澎(韓國人氣最高的團購電商平臺)、美國甲骨文(知名跨境電商基礎設施服務商)等在內的“新面孔”。據了解,亮相本屆跨交會的中外跨境電商平臺共計50多家。
此次,不少跨境平臺大區負責人也親臨現場,與中國賣家進行了面對面交流,為賣家答疑解惑。例如,近年來eBay加大力度扶持中國賣家和中國品牌出海,推出了“千帆計劃”。平臺相關負責人透露,今年計劃以產業帶為突破點,幫助一些中國品牌做站內外的推廣,同時根據品牌的營銷策略,提升消費者對品牌的認知度,助力中國品牌“揚帆出海”。
泉州市電商協會執行會長單位、福建道誠集團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對于比較成熟的跨境電商賣家而言,逛展的更大意義還在于通過展會觀察“行業氣候”,包括現場的人流、對接的活躍度、新產品和新服務的呈現等等,這些都有利于賣家對接下來的趨勢做出更準確的判斷。對于小型賣家而言,可能本身接觸的信息面不夠廣,也可以嘗試通過展會找到性價比更高的供應鏈和適合自己的服務。
泉州跨境電商協會秘書長吳月芳透露,以往跨交會期間,很多平臺都會為中國賣家提供開店扶持、品牌業務優化、新市場拓展等多方面的解決方案。據協會內部摸底調查,今年共有500多家會員企業到(福州)跨交會現場參展或逛展,主要目的還是聽聽各平臺的新資訊、新政策,參與現場的分享交流,找找有沒有新的適合做跨境的產品。
交流學習不止于企業與企業之間,也在于城市與城市之間。跨交會期間,來自江蘇、吉林、山東、浙江、重慶等地的30多個電商協會也組團到展會采購,并借此機會進行了全國跨境電商行業商協會之間的交流分享。
交流會上,泉州跨境電商協會、泉州電商協會代表作發言。泉州跨境電商協會秘書長吳月芳表示,泉州是全國重要產業集聚地,擁有成熟的且適合跨境電商市場的產業供應鏈優勢,能夠為跨境生態的良性發展提供充足的養分和土壤。泉州電商協會秘書長吳友琳表示,新時代的電商越來越抹平了傳統與線上的信息溝壑,打破了國家與國家的邊界。泉州電商協會會員企業中大部分原來都是專注于做國內電商的,現在也紛紛開始拓展國際市場。他們雖然是跨境電商的“新兵”,但對供應鏈有著自己深刻的理解和熟悉的對接渠道,也有在國內電商白熱化競爭下進化出的“服務理念”,相信能夠跟更多的成熟的跨境電商賣家、供貨企業、服務商擦出共贏的火花。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