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上午,政協第十三屆南安市委員會第五次會議召開,市政協主席黃華強代表十三屆市政協常委會向大會報告工作。
一起來看看,2020年南安政協
這樣用心書寫高質量履職“答卷”......
2020年工作回顧:緊扣全市中心工作,充分發揮專門協商機構作用,堅持發揚民主和增進團結相互貫通、建言資政和凝聚共識雙向發力,為全方位推動南安高質量發展超越作出了積極貢獻。
堅持強化黨建、恪守初心
思想政治引領作用更加有力
01
在堅持黨的領導中堅定信心
旗幟鮮明講政治,深入貫徹落實中央和各級黨委政協工作會議精神,切實按照市委《關于新時代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的實施意見》,從“加強黨對人民政協工作的領導”“發揮人民政協專門協商機構作用”等五方面抓落實、見成效。市政協黨組充分發揮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的領導作用,確保市政協始終在市委領導下主動負責、協調一致地開展工作;主動地把政協工作置于全市工作大局中去謀劃和推進,實現政協工作和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同向發力、同頻共振。
02
在筑牢思想基礎中固守圓心
堅持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領學,常委會議集體學,聯絡組、專委會分組學,引導委員在學習中求共識,在討論中求共鳴。組織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在福建》”主題黨日活動,邀請當年親歷者講述習總書記在福建工作期間來南安調研的經過,深化研討式、感悟式、體驗式學習。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引導政協各參加單位和廣大委員不斷增強“四個認同”,夯實共同思想政治基礎,把握畫好最大同心圓的前提和關鍵。
03
在全面從嚴治黨中永葆初心
認真貫徹落實市委《關于加強新時代人民政協黨的建設工作的實施意見》。深入開展“主題警示教育活動”,支持派駐紀檢監察組履行職責。對照省委巡視反饋意見,結合政協實際舉一反三,明確具體整改任務,逐條逐項抓好落實。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做好市委巡察政協機關相關工作,積極主動配合、自覺接受監督。繼續落實市政協“三聯系”制度,實現黨的工作對政協委員的全覆蓋。全會期間,成立臨時黨委及臨時黨支部,發揮黨員委員的先鋒模范作用。
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
專門協商機構職能更加凸顯
01
抓住大事,傾力助推新冠疫情有效防控
疫情防控工作啟動后,按照市委市政府統一部署,市政協高度重視、迅速行動,第一時間發出《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致全市政協委員的倡議書》,發動全市政協委員以實際行動投身抗疫一線。廣大政協委員積極響應號召,通過組織捐款捐物、參加一線診治、開展志愿服務、建言防控舉措、凝聚抗疫共識等多種形式,扛起責任擔當。市政協共收錄政協委員捐款累計人民幣776萬元、港幣35萬元,各類防疫物資合計50多萬元,涌現出一批感人至深的先進事跡,市政協專門下發文件表揚做出積極貢獻的64位政協委員。政協機關先后兩次派出19名干部,下沉一線參與全市疫情防控、復工復產、常態化服務企業等中心工作。為更好地凝聚共克時艱的信心合力,市政協領導帶隊深入職能部門和規上企業走訪調研,助推市委市政府扶持中小企業發展措施落地見效。先后組織采寫《用腳步畫好戰“疫”的同心圓》《戰“疫”政協人|南安市政協助力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等13篇信息發表在《人民政協報》、中國新聞網等各級刊物上,展示政協風采,宣傳南安形象。
02
聚焦中心,奮力助推經濟社會持續發展
緊跟市委決策部署,立足“新老交替”僑情新變化,就“加強港澳臺僑新生代聯系交流”與市委開展專題協商,市委林書記蒞會聽取委員建言,面對面與委員交流互動,取得良好效果。政協調研組從4個方面提出12條建議,得到市委的充分肯定。遵照市委林書記的批示,市委辦將調研報告歸納為四大方面18項內容分解到各鄉鎮和有關單位具體承辦,“建立大僑務工作協調機制”“規劃新僑和留學生創業園”“出臺臺青就業創業優惠政策”“加強和改進世青會平臺”等意見建議付諸研究落實。注重在助推高質量發展中找準著力點,選取道路交通基礎建設、高端裝備智造園建設、文物保護管理、創新社區治理、加強住宅小區消防車通道管理、發展“網紅經濟”等議題開展調研協商40多場(次),形成調研報告或意見建議6篇。不少建言成果助推相關工作,比如《關于加快建設泉州(南安)高端裝備智造園的建議》在泉州市委市政協專題協商會議上作大會發言,建言泉州市政府在供地保障、道路交通、電力建設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開展“發展直播電商”專題調研,建議推廣電商直播新模式,助推出臺相關政策加快直播電商建設,為疫后經濟增添新動能。確定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壯大鄉村集體經濟、加強消防安全管理等8個重點提案開展辦理協商,圍繞水土保持、泛家居產業發展、科技特派員、農村生態休閑康養業、重點小流域整治、僑居保護、設施農業和家庭農場等議題開展專題視察,努力建所需之言、議關鍵之政。立足民營經濟大市實際,分別以“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保障和促進民營經濟健康發展”為題,組織委員聽取法院、檢察院專項工作情況通報并協商建言。市政協提案辦與市政府督查室聯合印發《提案辦理須知》《做好提案辦理工作“回頭看”的通知》等多份文件,采取走訪委員、現場查看、電話催辦、聯合督辦、媒體報道等多種方式,督促推動提案辦理落實。四次全會共收到提案365件、立案338件、分解為500件承辦件,已經解決或正在解決的402件,占80.4%;已納入計劃解決的79件,占15.8%;因客觀條件暫不能解決的19件,占3.8%。
03
瞄準熱點,致力助推民生福祉不斷改善
醫療衛生事業歷來就是一項民生熱點,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更需加強基層醫療體系建設。市政協將“提升我市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水平”列為今年民主監督議題,深入15個鄉鎮醫療機構調研,召開多場座談會廣泛征求意見。于8月份與市政府召開專題協商會議,市政協調研組針對基層醫療體系建設短板提出7方面意見建議,得到市政府高度重視,張市長作出重要批示。一些建議比如“盡快構建緊密型醫共體”“穩定鄉村醫生隊伍”“設立南安市醫療衛生發展基金”正逐步付諸實施。注重在增進民生福祉中找準切入點,圍繞教育質量提升三年行動成效、中心城區教育資源整合提升、全民健身服務體系建設情況等議題開展調研協商或視察活動,真情呼應群眾期盼。四次全會以來,共提交民生方面提案120多件:其中,建言落實校園安全防范措施,提出《關于在南安市學校安裝智能門禁系統的建議》,推動納入為民辦實事項目,投入600萬元建設全市學校智能門禁系統。獻策教育資源有效利用,提出《關于加強農村撤點并校后的校舍管理與利用工作的建議》,助力市政府出臺指導意見,啟動專項整治行動。呼吁老舊小區提級改造,提出破解老舊小區改造難題、消除老舊小區消防安全隱患等建議。緊盯人居環境整治,提出城市內溝河整治、柳湖清淤疏浚等“水清河暢”提案。關注百姓出行,提出加快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建設、道路安全隱患排查、加強城市道路交通精細化管理等建議。
堅持凝聚共識、雙向發力
大團結大聯合局面更加生動
01
注重宣傳引導,匯聚發展正能量
完成第42輯《南安文史資料》征集編撰出版任務。開展文史資料贈閱活動,推動文史資料進校園、進社區、進農村。進一步挖掘鄉鎮文化、傳承歷史文脈,指導編纂《南安記憶》。就“加強我市文物保護管理”開展專題協商,積極配合“泉州市非遺傳承與創新發展”專題調研活動,宣傳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結合開展禁毒工作專題視察活動,發出《關于組織政協委員積極參與我市禁毒工作的通知》,全市政協委員積極響應號召、廣泛開展宣傳,營造良好的禁毒法治氛圍。通過與上級政協聯動,與兄弟縣市政協互訪等機會,講好南安故事,宣傳南安成就。注重在傳播正能量中彰顯政協力量,圍繞3個重點議題,與《海絲商報》共同策劃,每個議題刊登1-2個版面,全面、深入地報道協商會議實況、專題調研報告及委員精彩發言,擴大了專題協商影響力,形成良好協商氛圍。市委召開深化干部作風建設大會,引發政協委員共鳴點贊,展開熱烈討論并建言獻策,南安電視臺以《政協委員熱議作風建設:以優良作風護航南安發展》為題,《海絲商報》以《關于作風建設,聽聽南安政協委員怎么說》為題,進行集中采訪報道。用好用活《南安政協》微信公眾號,今年來通過公眾號報道政協履職活動150多篇。積極向上級報送宣傳信息,在國家級刊物上發表20多篇,在省級刊物上發表10多篇,在泉州市級刊物上發表30多篇,唱響政協好聲音。
02
深化聯誼交流,畫好最大同心圓
分片區開展了13場集中走訪活動,走訪250多名在南市政協委員,為政協工作集思廣益、為南安發展凝聚共識。積極落實新型政黨制度,密切溝通交流,出臺專門文件加強專委會與民主黨派對口聯系,定期召開民主黨派、工商聯、留聯會、新階聯人士座談會。邀請各民主黨派參加各類履職活動近50場次,務實督辦黨派團體提案66件。各民主黨派在政協常委會和專題協商會議上,踴躍發言、積極獻策,在政協舞臺上彰顯多黨合作事業的生機和活力。組織慰問少數民族困難戶,為民族村經濟社會發展獻計出力。走訪宗教場所,配合泉州市政協開展“創建安全生態和諧寺觀”視察活動,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四次全會期間,組織港澳委員參加座談會,開展參觀考察,介紹家鄉發展成就。將香港委員“關于加強華僑新生代溝通交流的建議”列為年度重點協商議題,深入華僑集中鄉鎮村(社)、僑辦學校、港澳臺僑企業實地調研,認真聽取港澳臺僑企業代表的訴求。支持港澳委員發揮雙重積極作用,港區委員與香港南安鄉親一道,堅定支持《港區維護國家安全法》,捍衛“一國兩制”。疫情發生后,港澳委員和海外鄉親積極捐款捐物,展現了大義擔當、守望相助的血脈之情。繼續加強與異地南安鄉賢的聯系,積極為他們回鄉創業和捐助公益牽線搭橋。
03
密切聯系群眾,踐行為民真情懷
積極探索人民政協參與基層治理的新途徑,總結“政協委員聯系群眾活動室”經驗。一年來,各活動室與相關部門聯動,收集意見建議63條,成功調解矛盾糾紛56件,幫助解決民生問題50多個,組織開展各類公益活動30多場次。特別是堅持“小切口,大民生”,開展“微協商”“上門協商”“懇談協商”,有效化解矛盾糾紛、助力基層治理。我市政協委員聯系群眾活動室的經驗做法在全國政協干部培訓會議上進行了交流。依托專委會、聯絡組、活動室積極組織委員開展社會服務活動,先后舉辦“一盔一帶 安全常在” “健康人生 綠色無毒”“青春成長 助學筑夢”等主題公益活動。發動委員捐贈或支持向樂公路拓寬改造、淘溪整治工程征遷、翔云衛生院設備添置、眉山農家書屋建設、洪瀨教育基金會捐資等多個項目,助力民生實事。組織委員幫助貧困戶發展養殖業,建設“安居工程”,助推脫貧攻堅。經常性地組織下鄉義診、送醫送藥、義贈春聯活動,服務基層群眾。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來,市政協委員捐助各類公益事業達2100多萬元。
堅持從嚴從實、強化擔當
政協隊伍嶄新形象更加鮮明
01
激發委員主體作用
政協委員是人民政協的履職主體,政協作用發揮在委員、活力展現看委員、事業發展靠委員。我們優化了聯絡組設置,將黨群、政府、文教衛生系統政協委員聯絡組所屬政協委員,分到鄉鎮政協委員聯絡組。制定《專門委員會聯系界別委員制度》,將28個界別委員納入9個專委會對口聯系,實現專委會聯系委員全覆蓋,委員活動更加活躍。制定《委員視察考察工作規則》,促進委員視察考察工作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繼續對委員履職情況進行量化評分,嚴格正面激勵和紀律約束,政協會議的參會率、政協活動的參與率不斷提高。在四次全會上首次舉行大會發言,得到各界的肯定和好評。
02
加強機關自身建設
貫徹落實全市深化干部作風建設大會精神,增強政協干部“一線”意識,激勵干部抖擻精氣神,奮進新征程。落實市委一系列干部管理文件,形成正向激勵、反向約束導向。融入全市各項建設,抽調多名干部參加重點項目征遷和大督導工作。繼續爭創省級文明單位,積極參與文明城市創建、精準幫扶、平安建設、志愿服務、結對幫扶等活動。在市政協機關創設“政協書屋”,努力建設書香政協。加強專委會建設,制定《專門委員會通則》,推動專委會工作專起來、優起來。修訂《關于持續解決形式主義突出問題切實為基層減負的具體措施》,健全《南安市政協機關工作制度》。
03
增強整體履職活力
主動對接上級政協,積極參與上級政協專題協商、調研視察等履職活動,組織駐南泉州市政協委員到惠安開展“文創產業經濟”視察,到石獅開展“新業態經濟發展”視察活動。加強對鄉鎮政協委員聯絡組工作的指導,及時調整充實鄉鎮政協委員聯絡組組長。一年來,共有活動報道、履職亮點、委員建言70多件次獲得《人民政協報》《政協天地》《人民網》《新華網》等媒體刊物推介點贊,共有調研報告、意見建議、總結材料20多件次獲得各級領導重要批示,展示了政協主動擔當、奮發有為的精神風貌。
政協第十三屆南安市委員會第五次會議現場
新時代 新征程 新篇章
展望2021
2021工作思路:市政協及其常委會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的重要思想和對福建工作的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在市委的領導下,全面加強專門協商機構建設,充分發揮人民政協作為國家治理體系重要組成部分的作用,更好地助力南安在全省、泉州市全方位高質量發展超越大局中走前列、作貢獻。
一、把牢政治方向,在增進思想共識上爭取更大進步
始終堅持黨對政協工作的領導這一根本政治原則,把堅持黨的領導貫穿到政協全部工作之中,確保政協事業始終沿著正確的政治方向前進。始終堅持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推進到哪里、政協履職就跟進到哪里。深入學習貫徹中共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全面落實市委十三屆七次全會、市第十三屆黨代會第五次會議精神,切實把學習成果轉化為服務大局的履職實踐。積極探索體現政協特色、符合基層實際的黨建新模式,推動黨建與履職工作深度融合、相互促進。堅決落實好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加強意識形態領域風險防控和陣地建設。夯實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礎,把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市委決策部署轉化為社會各界的廣泛共識和自覺行動。
二、聚焦協商主業,在助推發展超越上做出更大貢獻
突出專門協商機構主責主業,緊扣高質量發展主題,不斷提升“建”的質量、體現“專”的水平、突出“商”的特色。對接“十四五”規劃,聚焦市委市政府中心任務,建真言謀良策出實招,凝共識聚能量促落實。創新協商形式載體,完善協商議政新格局,在4個活動室和部分鄉鎮部署開展“民生無小事 有事好協商”試點活動,打造具有南安特色的基層協商品牌。繼續開展群眾廣泛參與、形式靈活多樣的“小微協商”,推進協商向基層一線延伸;緊跟互聯網時代步伐,適應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探索視頻連線、遠程協商、網絡議政,提高異地委員參政議政的參與度;更加注重協商成果轉化運用,完善協商成果報送、采納和反饋機制,推動選題準、議得好的協商成果辦得實、有成效。
三、發揮制度優勢,在促進社會和諧上凝聚更大力量
立足人民政協在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中的重要地位,盯住“治理”定坐標,融入“體系”作貢獻,推動政協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完善。要以專委會、聯絡組、活動室為依托,組織委員走進基層、走近群眾,協助黨委政府解疑釋惑、理順情緒、化解矛盾,同時將凝聚共識融入視察考察、調查研究、協商議政等履職活動中。繼續為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發揮作用創造條件,健全與非公有制經濟人士、新的社會階層人士、歸國留學人員的溝通聯絡機制,增進民族團結宗教和睦,不斷擴大“朋友圈”。繼續彰顯政協特色、南安特色,強化史料征編,推動文史交流,充分發揮“存史資政團結育人”的作用。引導支持港澳委員積極踐行“一國兩制”,不斷壯大愛國愛港愛澳力量。學習弘揚和傳承南安華僑精神,對“加強港澳臺僑新生代聯系交流”協商成果落實情況開展跟蹤視察。探索建立在南臺胞、臺企代表參與政協協商機制,助力南安打造“臺胞臺企登陸第一家園”。堅定一致性“圓心”,延伸多樣性“半徑”,為我市高質量發展匯聚更多同行者、繪就更大同心圓。
四、強化責任擔當,在提高履職能力上取得更大實效
從嚴抓好政協委員和機關干部“兩支隊伍”建設,爭當“懂政協、會協商、善議政”的參政先鋒,爭做“守紀律、講規矩、重品行”的行動表率,當好人民政協制度的參與者、實踐者、推動者。要以“精益求精”的匠心、“滴水穿石”的恒心、“敬業奉獻”的誠心、“正風肅紀”的決心,著力建設服務型、學習型、廉潔型政協機關隊伍,推動隊伍建設全面過硬、工作質效全面增強。要建立政協黨組成員、專門委員會、政協機關多層次聯絡委員制度,引導委員珍視政治身份、加強自我提高。要通過抓學習、優服務、搭平臺、嚴考評、重落實,規范委員履職服務管理,宣傳委員履職的先進事跡,讓委員感到制度在規范、榜樣在引領。要健全專委會、聯絡組、活動室工作制度體系,密切各級政協聯系,加強履職上下聯動,進一步提升政協工作的整體質效。
2021年
追逐夢想,我們勇毅篤行
叩問初心,我們任重道遠。
我們將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在中共南安市委的堅強領導下,凝心聚力、銳意進取,躬身入局、雙向發力,更好地為全方位推動南安高質量發展超越、奮力開啟現代化南安建設新征程貢獻智慧和力量!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