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上午,政協第十三屆南安市委員會第五次會議召開。部分民主黨派代表和市政協委員在會上發言,從經濟建設、城市提升、產業發展等方面積極建言獻策。
激發混合所有制經濟
攜手邁進發展新征程
泉州市政協常委、民盟南安市基層委員會主委 戴寬南
南安人的足跡遍布全球,縣域經濟底蘊日趨雄厚,既有資產總額435億元的國有三大集團,又有六大支柱產業的近千家規模民企,準確契合了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時代背景和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正是南安市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的最有利時機。
意見建議:溯本尋源,擘畫民營企業參與公共基礎設施、社會民生事業等重點領域,國營經濟和民營經濟的合作共贏、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經濟新藍圖;強強聯合,推動各類所有制企業產權的相互流動和整合重組,引導民營企業參與基礎設施、公用事業、公共服務等領域投資運營,構建混合所有制經濟新格局,增強區域競爭優勢、資產運營優勢和城市發展優勢;在產業領域延伸產業鏈條、在城建領域引入民間資本、在民生領域充實高端供給等方面廣泛合作,拓展混合所有制經濟新領域。
加強南澳兩地新生代交流合作
澳門南安市政協委員 王民星
改革開放以來,堅韌不拔、艱苦奮斗的南安兒女迎來了從溫飽不足到小康富裕的偉大飛躍。面向未來,南安迎來最好、最難得、最有價值的黃金機遇期,在這個進程中,需要南澳兩地新生代加強交流合作、攜手努力,更好助力南安高質量發展。
意見建議:南安與澳門兩地攜手共同加大對國家民族歷史、國粹經典的宣傳教育力度,激發兩地年輕一代愛國、愛澳、愛家鄉的熱情,為澳門與南安年輕一代的家國情懷加加油;搭建優化合作交流平臺,積極宣傳推介澳門、南安發展的新思路、新政策,著力為兩地經貿交流交往開辟綠色通道,把澳門南安人對故鄉的感情轉化為同發展、共繁榮的強大動力,為澳門與南安的共同發展繁榮提提速;傳遞好老一代委員的接力棒,大膽推選新生代港澳委員,強化港澳新生代委員培訓,推動新生代港澳委員早日融入南安經濟社會建設,為南安新生代港澳委員“墩墩苗”。
落實精準幫扶措施
加速石材產業轉型升級
南安市政協委員、新階聯會長 黃慶達
目前,南安市擁有石材企業1300多家,各類從業人員近10萬人,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320家,2019年規模產值達631.5億元,比增24.1%。石材貿易遍及130多個國家和地區。疫情下,石材產業存在市場需求持續下降、行業競爭更加激烈、發展模式急需升級、要素制約仍然存在等問題
意見建議:引導產業加速跨界融合,發展創意設計,創新營銷模式,建設線上大平臺,加速產業轉型升級;大力發展石材智能制造、柔性制造,持續優化加工工藝,發展高端異型石材產品,制定出臺《石材行業智能制造數字轉型行動方案》,提高石材產業智能制造水平;進一步推動產學研合作,發展“互聯網+”會展模式,辦好“石博會”,做強展會平臺,打造公共服務平臺;通過解難題、降成本、促融資、拓市場、抓人才,落實精準幫扶措施。
提升文化品位
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
民革南安市委會專職副主委 陳永煥
南安擁有1700多年的悠久歷史文化,海絲文化、武榮文化、鄭成功文化等文化品牌讓我們引以為榮。但是,目前南安面臨的主要問題是有文化品牌,而文化品位卻總體不高,缺乏引人駐足的文化地標和“打卡點”。其原因正在于我們的城市品位不高,無法滿足消費需求。
意見建議:可以探索與石材產業相結合,或學習上海用名人來為街道命名的做法等,以立體式“拼搶”放大名人效應;學習泉州市在塑造文化品牌方面的做法,就豐州古城策劃實施一批微改造項目,致力復蘇和激活海絲文化、武榮文化,以微“手術”激活文化品牌;借鑒永春縣、西安市、廈門市在建筑立面改造、在建工地管理、道路景觀塑造等方面的做法,以精細化“美容”扮靚城市景觀;借鑒廣州市亞運廣場建設前后的做法,以大手筆“留白”提升附加效益;借鑒泉州、晉江、上海等地做法,打造文化商圈,豐富文化社團活動,提升城市文化品位。
發揮市域內異地商會作用
助推南安市全方位高質量發展超越
南安市政協常委、九三學社南安市支社主委 吳新生
截至2020年11月底,南安市登記注冊的市域內異地商會9家,會員單位1603家。據不完全統計,2019年市域內異地商會在我市納稅近億元、吸納就業約13000人,并在公益慈善等方面為南安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然而,南安市域內異地商會發展仍存在經濟整體實力不夠強、技術型人才緊缺、部分外來員工的子女就讀優質學校難等問題。
意見建議:加強政治引領,建立聯席會議制度,適當安排市域內異地商會政協委員名額,積極推動市域內異地商會健康發展;通過引導商會企業用好政策,擴大企業用地供給,完善外來務工隨遷子女教育配套等舉措,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充分激發市域內異地商會經濟發展活力;針對性開展專場招聘會,完善南安市人才招聘網建設,深化校企合作等,加強技能人才隊伍建設,幫助解決人才瓶頸;此外,指導支持市域內異地商會按照“四好”標準加強自身建設。
圍繞民眾高品質生活需求
加速推進南安市康養產業深度融合發展
南安市政協委員、福州南安商會會長 黃子波
在“健康中國”正式成為中國發展核心理念的背景下,康養產業將在未來20年迎來重大發展機遇期。中共南安市第十三屆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提出“高起點打造健康南安”“發展健康產業,推動養老事業和養老產業協同發展”,為南安市康養產業高質量發展指明了方向。
意見建議:提高相關部門和社會各界對康養產業的認識,廣泛宣傳相關概念,凝聚全社會支持康養產業發展的共識;深度挖掘整合九日山文化、鄭成功文化等文化旅游資源,加強海絲文化資源轉化,加緊建設文體旅集團,加大旅游項目開發建設和宣傳營銷力度,加快打響“成功故里·海絲南安”品牌,加速文旅康養融合;充分發揮南安醫療服務資源優勢,繼續生成更多醫養結合項目,同時依托南安氣候資源、優良空氣質量、宗教文化、鄉土文化和綠水青山等資源優勢,打造康養產業和不同產業體系的融合發展。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