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位于晉江市深滬鎮東海垵工業區的2017—2019年省重點建設項目——福能晉南熱電聯產項目,傳來順利實現對外供熱的好消息,這標志著福能晉南熱電聯產項目正式投產運行。
泉州網12月19日訊 (記者許雅玲 通訊員林星 杜劍濤 李慧萍 文/圖)昨日,位于晉江市深滬鎮東海垵工業區的2017—2019年省重點建設項目——福能晉南熱電聯產項目,傳來順利實現對外供熱的好消息,這標志著福能晉南熱電聯產項目正式投產運行。
“熱網監測系統畫面及現場儀表表計顯示低壓蒸汽升至溫度200℃、壓力0.6MPa,機組設備各項運行數據一切正常,可以對外供汽!”經過3個小時暖管升溫升壓,昨日上午10時,福能晉南熱電公司當班值長寧明平一聲令下,供熱蒸汽電動閘閥打開,一股白色蒸汽奔騰而出,正式向晉江市深滬鎮東海垵工業區熱用戶通汽,拉開了園區集中供熱、節能減排的帷幕,標志著深滬鎮進入清潔環保能源集中供熱時代。
該項目由福建省能源集團與晉江市政府共同出資。項目執行國家超低排放標準,采用國內先進設備和工藝技術,規劃建設3臺300噸/時環保型循環流化床鍋爐,2臺3萬千瓦抽背式汽輪發電機組,并配套建設總長5.7公里中、低壓地埋供熱管網。項目達產后年供蒸汽189萬噸,供電量2.7億千瓦時,可以滿足園區內用戶熱需求。
記者了解到,該項目實施集中供熱后,可替代園區內現有67臺高能耗、重污染的自備燃煤工業蒸汽小鍋爐和導熱油爐,拆除17根小煙囪,每年可減少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粉塵等污染物的排放,用煤量減少5.5萬噸。通過實施集中供熱,可有效解除小鍋爐安全隱患多、維護成本和人員管理成本高等一系列問題,從而推動供熱產業結構升級,東海垵工業區供熱模式逐步由“零散耗能型”向“集約經濟型”轉變模式,對促進區域節能減排、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安全效益、環保效益和社會效益突出,實現地方、社會、企業“三贏”。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959379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