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和福建省人民政府在外交部南樓舉行主題為“新時代的中國:生態福建 絲路揚帆”的外交部福建全球推介活動。
此次推介活動將全面展示新中國成立70年來,福建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重要成就,展現福建發揮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經濟特區、自由貿易試驗區等多區疊加優勢,努力打造對外開放新格局取得的主要成果,展現福建在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方面發揮的重要作用,為各方深入了解福建、感受福建、拓展合作搭建平臺。
泉州位于中國東南沿海、臺灣海峽西岸是一座古老而又年輕的城市歷史名城。
宋元時期,泉州向世人展示了“漲海聲中萬國商”的盛況,躍上“東方第一大港”,被馬可波羅譽為“光明之城”。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的古代海上絲綢之路起點城市。
石獅六勝塔(陳英杰 攝)
泉州是國務院首批公布的歷史文化名城,也是首屆“東亞文化之都”。現有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31處,世界級、國家級“非遺”名錄38個。
古城泉州一角(陳英杰 攝)
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
泉州秉持開放、包容的特質。
東西方文明在這里兼容并蓄,
多元文化于此地相融一爐,
多元文化城市,西街基督教堂和開元寺和諧相處。(陳英杰 攝)
泉州被譽為“世界宗教博物館”,
佛教、伊斯蘭教、天主教、猶太教、基督教、印度教、摩尼教等在這里和諧共存。
朱熹贊譽“此地古稱佛國,滿街都是圣人”。
泉州是全國著名僑鄉和臺灣漢族同胞的主要祖籍地。
旅外鄉親心系桑梓,
成為推動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
臺灣同胞與泉州鄉親共敘鄉情(陳起拓 攝)
分布在世界130個國家和地區的泉州籍華僑華人有948萬人,占福建省華僑總數60%。
愛拼敢贏是泉州的個性,
“泉州模式”在全國具有示范意義,
民營經濟蓬勃發展(陳起拓 攝)
泉州是全國18個改革開放典型地區之一,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工作期間,7次赴晉江調研,總結提出“晉江經驗”。
泉州先后獲批全國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綜合改革試驗區、國家民營經濟綜合配套改革試點城市、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和國家創新型城市,獲準在全面深化改革領域先行先試。
泉州是全國經濟發展最快、
最具活力的地區之一,
縣域經濟發達。
2018年地區生產總值達8468億元、增長8.9%,經濟總量占福建省比重近1/4、連續20年位居福建省首位,在中國城市排名第18位,地級市排第4位。
石獅市、晉江市、南安市、惠安縣、安溪縣連續多年列入全國縣城經濟百強。
泉州擁有七大超千億產業集群,
是中國品牌之都,
也是國家規劃建設的重要煉油基地。
這里形成了紡織服裝、鞋業、石油化工、機械裝備、建材家居、食品飲料、工藝制品七大超千億產業集群。
智能機器人生產線正在運行(陳小陽 攝)
全市擁有中國馳名商標155件,上市企業104家。
泉州是國家規劃建設的重要煉油基地之一,泉港、泉惠石化園區煉油能力2900萬噸/年。
泉州是福建省三大中心城市之一
這里常住人口870萬人、福建省各設區市中最多。建成區面積226平方公里,城鎮化率達66.7%。
蟳埔女是福建三大漁女之一。(陳起拓 攝)
泉州是全國首批“城市投資硬環境40優”城市之一
榮膺國家環保模范城市、
國家園林城市、
國家生態市、
外來務工人員最具幸福感的城市等殊榮,
蟬聯全國文明城市、
國家衛生城市、
泉州市公共文化中心猶如“四個花瓣”,綻放在泉州灣畔。(陳起拓 攝)
2018年泉州晉江國際機場旅客吞吐量超過744萬人次,在全球增速最快的20個主要機場中排名第一 。高鐵通車里程360公里,19條高速公路途經境內、通車里程653公里,密度達到發達國家水平。
2015年9月1日,泉港區峰尾鎮誠平村,福船下水。(陳起拓 攝)
泉州的河湖長制工作經驗獲中央改革辦總結推廣,縣級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和主要流域水質達標率保持100%。
泉州中心市區一景——母親河晉江兩岸(陳英杰攝影)
泉州是福建省首個試點實施商事制度改革城市。
當前,
泉州正激情滿懷邁向萬億經濟強市行列、
建設“海絲”重要門戶城市,
位于泉州臺商投資區的海上絲綢之路藝術公園·亞洲園,雕塑展現揚帆遠航一幕。(陳起拓 攝)
率先啟動“多證合一”、集群注冊、簡易注銷;率先開展企業簡易注銷登記改革;率先推行預約服務模式,啟動“一門式”新型行政服務中心,推行“一號一窗一網”新服務模式。清理規范行政審批和工商注冊便利化工作獲得國務院表揚。
開展“項目攻堅”,2018年列入福建省“五個一批”項目3580個,總投資3.2萬億元,居全省第一。
創新人才
創新歸根結底是人才創新,
創新驅動歸根結底是人才驅動,
人才是支撐創新發展的第一資源。
以夢為馬,
創新路上,
泉州大步向前!
泉州扎實推進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致力打造中國“芯谷”。一院一策引進“國字號”研發機構。
近年來,泉州市積極引導企業推進以“機器換工”為核心的智能化制造,用先進的生產技術和管理經驗降低成本,提高品質,增加效益。(陳小陽 攝)
實施“人才港灣”計劃,探索企業自主認定、一企一策、一事一議等人才新措施。擁有高層次人才3502人,院士工作站53個,專家工作站71個,博士后工作站20個,引進設立新型科研機構40個。
央視春晚曾在泉州府文廟設分會場(張九強 攝)
泉州文物古跡星羅棋布,
歷史人物繁星璀璨,
文化藝術絢麗多姿,
民俗風情異彩紛呈。
“地上看泉州”,
行走在城市之中,
泉州少林寺(陳英杰 攝)
泉州文化旅游資源豐富,名勝古跡星羅棋布,現有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31處,云集著一連串極負盛名的中國之最:現存最早的伊斯蘭教清凈寺、僅存的摩尼教石雕佛像、最大的道教石雕老君巖、千年古剎開元寺和最高的古石塔東西塔、最早的海港大石橋洛陽橋、“天下無橋長此橋”的安平橋。
我國僅存的摩尼教寺廟草庵中,摩尼光佛造像栩栩如生。(陳起拓 攝)
泉州洛陽橋是中國現存年代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橋。(陳起拓 攝)
安平橋是中國現存古代最長的石橋,是古代漢族橋梁建筑的杰作。(陳起拓 攝)
泉州,
一個經濟發達、民生富裕、
社會安定的幸福家園,
正無愧于歷史和時代的呼喚,
泉州古城門朝天門夜色流光溢彩。(陳起拓 攝)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959379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