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日,泉州市2019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主題活動在泉州府文廟廣場舉行,豐富多彩的內容,讓廣大市民充分感受我市“非遺”盛宴,也進一步推動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創建工作。
此次活動由泉州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主辦,泉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和泉州府文廟文物保護管理處承辦,內容豐富多彩,包含為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授牌、舉行《泉州花燈圖集》《惠安傳統建筑營造技藝》首發,以及“非遺”展演等。
“非遺”展演為此次活動的重頭戲,觀眾不僅欣賞了泉州南音《梅花操》、提線木偶戲《青春夢》、梨園戲《玉真行》和高甲戲《梨園初盛》等保留劇目,難得一見的打城戲《寶蓮燈》(片段)也到現場展演,同時,泉州市非遺項目“記錄·傳承”工程成果《拍胸舞》也到場分享。
我市歷來高度重視文化遺產的保護、傳承和發展。在“非遺”保護傳承方面,堅持以保護為主、合理利用為輔,保護傳承并舉、合作交流并行,先后公布6個批次市級非遺名錄,7個批次市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建成10個非遺展示館、100個非遺傳習所、1000個示范點;并在全省率先實施市財政對市級傳承人的補助政策,非遺數字化保護工作成果顯著。已基本形成國家、省、市、縣四級非遺名錄立體式保護體系和保護機制,形成獨具特色的閩南文化保護“泉州模式”,非遺保護工作走在全省乃至全國前列。
博物館推出精彩展覽
為提高公眾對文化遺產保護重要性的認識,動員全社會共同參與、關注和保護文化遺產,近期,我市各大博物館均有相關展覽,感興趣的市民朋友可以前去觀賞。
“美育八閩——福建省師生優秀美術作品展”在泉州市博物館舉行,展覽時間為6月7日至6月16日。700多件作品分為高校教師組、中小幼教師組、大學生組、中小學生組四大組別,作品種類涵蓋版畫、工筆畫、國畫、漆畫、水彩畫、水粉畫、水墨畫、油畫和藝術設計等。
“華夏初光 玉露河西”玉門4000年歷史文物展在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舉行。文物展將玉門4000年歷史文物進行集中展示,不只帶來了詩歌中的美好意象,還讓更真實、更豐富的“玉門關”與大家面對面。
南音上寮曲會唱舉行
7日,慶祝“文化與自然遺產日”南音上寮曲會唱在泉州南音中心舉行,吸引了全市各地10余個南音社團參與交流。據悉,新中國成立以前民間南音社團相互“打館”時,會演唱上寮曲目增加難度,展示高超的演唱演奏水平,專門以上寮曲目的會唱活動數十年來還是首次舉行。
“開口見公母,此次演唱以三寮和七寮曲目為主,這些曲目沒有10余載的功力無法上臺演出。”泉州南音中心主任吳珊珊說,泉州作為南音的發祥地,留有大量珍貴的南音曲目,舉辦此次上寮曲會唱,意在鼓勵和促進廣大南音弦友將不同風格的南音曲目繼承好。
布袋木偶戲展演節開幕
7日,“偶韻薪傳”2019年布袋木偶戲展演節開幕式在晉江戲劇中心舉行,隨后香港木偶劇團和晉江市掌中木偶藝術保護傳承中心攜手獻演了《布袋木偶戲專場》,精彩的演出贏得現場觀眾陣陣掌聲。
據介紹,此次活動列入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廳2019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主會場活動,也是晉江市文化旅游節、晉江市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的系列活動之一。在接下來的近20天里,來自香港、臺灣、漳州、廈門以及晉江、惠安、南安、安溪、永春、德化等地的20個布袋木偶劇團,將輪番上演30多場展示表演。此次參加的不僅有專業木偶劇團,還有14支在閩南一帶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民營木偶劇團。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959379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