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業管理是社會治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城市管理的基礎工程,關系到社會的和諧穩定、城市的形象品位、群眾的切身利益和政府的公信力,是群眾“獲得感”最直接的體現。中介服務是項目建設和實施住建行業管理的重要環節,事關各方利益。
昨日召開的全市規范提升物業管理暨整頓規范住建行業中介機構工作會議提出,我市將進一步整頓和規范物業和中介市場運行秩序,將存在不規范行為的相關企業和人員列入“黑名單”,為行業發展營造誠信、公平的市場環境。
新建小區物業考評全覆蓋 違規企業將被降級甚至清出市場
目前,全市物業管理覆蓋率達80%。全市有物業服務企業275家,實施物業管理小區717個,占住宅小區總數的56.9%。全市已成立住宅小區業委會436個,占物業管理小區總數的53%,其中中心市區265個,占物業管理小區總數的83%,比例居全省前列。
市住建局將加大物業管理小區綜合考評力度,對新建小區實施全覆蓋考評,并不定時抽檢中心市區物業管理小區經營服務的情況,對存在不規范行為的相關企業和人員,將納入不良記錄,列入“黑名單”,并給予全市通報,降低企業資質等級,取消該新建項目招投標資格,甚至清出泉州物業市場,對物業服務企業或個人涉及違法行為的交由司法機關處理。
住建中介機構監管更嚴 列入“黑名單”承攬業務將受限
近年來,我市住建行業中介機構蓬勃發展,據初步統計,我市在工商部門登記的本地中介機構有195家,外地中介機構126家。
今后,我市將建立健全住建行業中介機構信用評價體系,根據市場主體信用狀況實行分類分級、差異化監管,若中介機構存在違法違規行為,將有可能被列入“黑名單”。
根據住建行業中介機構監管實施方案,今年年底前,加強住建行業中介機構管理將完成動員部署、摸底自查、整頓清查、建章立制四個步驟,2017年以后轉入日常監管。此外,市住建部門還將建成住建行業中介機構監管平臺,實現信息化管理。
據悉,市住建局近期將出臺中介機構監管規定,各相關單位將根據監管規定制定行業監管細則,完善中介機構信用評價體系,對中介機構進行評估、評價,建立誠信檔案,并將評價結果作為是否限制業務承接的依據;建立“黑名單”管理制度,明確列入“黑名單”的具體標準、期限和應用范圍,對列入“黑名單”的中介機構進行承攬業務的限制,同時還要通報銀行等金融機構;建立健全信息披露制度,各行業監管的情況和結果將及時在泉州住建和城鄉建設網、各行業協會網站、行業內部刊物、《泉州晚報》等媒體發布。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替換#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