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有市民反映,市文化宮設電子道閘,開始實行電子計時收費,有人覺得停車不方便,但更多人認為文化宮內規范了停車位,讓車輛停放更為有序,休閑場地更為寬敞。泉州市工人文化宮相關負責人表示,文化宮對廣場配套停車實行智能規范管理,能有效提升綜合秩序,更好發揮它學習和休閑娛樂的功能。
反映 文化宮大門設道閘 想“隨便”停車受阻
市民陳先生介紹,他平日里經常要到泉州市工人文化宮附近辦事,九一街上停車不方便,他總會把車開進文化宮里停放,“哪里有得停就停哪里,有時沒地方也只好停在路旁樹下”。前兩天,他又開車來到文化宮外,見大門口一進一出各設了一個電子道閘,旁邊公告顯示是采用電子道閘計時收費。“以后車還不能隨便停了,要是車位滿了就不讓進了,感覺有點不太方便。”陳先生說。
但不少市民對此做法表示贊賞。開車來文化宮學習的吳女士表示,收費還是比較合理的,規劃了停車位,車也好停多了。“我們下棋的地方現在寬敞了,不會再被車輛占著了。”市民劉老伯說。常來文化宮唱歌的劉阿姨也表示認同,她說:“現在大家都懂得要自覺規范停車,整個文化宮也變得寬敞通暢了。”
部門 啟用計時收費
規范停車方便市民休閑
泉州市工人文化宮顏主任介紹,文化宮從7月16日開始啟用電子計時收費,是經過幾個月的論證研究,與相關部門充分溝通,在合規合理的前提下實行的。目前設有機動車停車位110個,非機動車位近200個,為了方便非機動車通行,還將出入口兩處道閘長度改短,進出兩邊都讓出約一米的位置,并在大門邊的非機動車道加設斜坡,方便電動車通行。
“這些做法,既是為了引導車輛有序出入,規范停車,暢通道路,更是為了給職工群眾提供更好的學習和休閑娛樂場所。”顏主任表示,文化宮建成已60多年,多年來積極發揮“學校與樂園”的職能,為職工服務,廣泛開展各種豐富多彩、寓教于樂的活動,開辦各種職工技能培訓班,成為職工群眾喜愛的學習、休閑、娛樂場所。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替換#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