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展“兩優一先”評選活動、舉辦“傳承中華文化,共筑精神家園”主題教育活動、“我心中的合格黨員”主題征文研討活動,開展“學黨史,頌黨恩”和“聽老黨員講黨史”系列活動,征集“共產黨員微故事”……為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七一”期間,南安市在各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中廣泛開展以“‘兩學一做’當先鋒、立足崗位做貢獻”為主題,生動、豐富的系列紀念活動,切實加強和改進黨的自身建設。
近年來,南安黨建工作在廣度、深度上不斷拓展,基層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不斷增強,廣大基層黨組織和黨員的戰斗堡壘和先鋒模范作用得到充分發揮,為建設機制活、產業優、百姓富、生態美的現代化新南安提供了堅強的組織保證。
“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深入開展
6月4日,南安梅山鎮蓉中村編印《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農村和諧穩定發展指示精神摘編》“口袋書”,方便農村黨員學習的方式在中央電視臺的“新聞聯播”中“露臉”了1分15秒,吸引了廣泛關注;日前,洪瀨鎮黨委與南安農商銀行創新開展紅色“支部聯盟”共建活動,為黨員和非公企業提供更多優質的金融服務……
“在‘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中,我們基層黨組織根據自身實際創新了眾多‘自選動作’,不斷把學習教育引向深入。”南安市委組織部相關工作人員介紹,不僅如此,南安還結合紀念建黨95周年,開展“聽老黨員講故事”、組建“草根講師團”等特色宣講活動,營造濃厚學習氛圍。
準備工作抓“早”,協調督促抓“緊”,方案設計抓“實”,學習方式抓“活”,實踐活動抓“新”……南安高度重視“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嚴格按照中央、省委和泉州市委的部署要求,各級黨組織把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作為重要政治任務來抓,精心組織實施,各項工作順利開局、穩步推進。該市各基層黨組織均在4月底前全部啟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第一專題集中討論、“我心中的合格黨員”討論已全部開展,黨員“承諾、踐諾、評諾”、“好黨課、微故事、微體會”征集等工作正有序開展。
各領域基層基礎不斷夯實
“目前,我們有29名黨員市領導和86個市直單位掛鉤聯系17個重點幫扶村,下派駐村任職干部和蹲點干部73名,共召開幫扶工作現場辦公會20場,幫扶資金3200多萬元,完成重點建設項目205個。”據南安市相關工作人員介紹,該市已建立各級黨政領導班子成員直接聯系貧困村、貧困戶制度,深入開展農村與農村、企業與農村、銀行與農村、高校與農村四個領域之間結對共建幫扶活動,促進貧困村加快發展。特別是4月29日,南安召開百家商會精準扶貧行動動員會,101家商(協)會與103個村結對幫扶,開啟了南安精準扶貧新的篇章。
今年以來,在推進基層黨建促扶貧攻堅工作的同時,南安堅持立足實際、改革創新,不斷夯實各領域基層基礎,持續提升各領域基層黨建工作水平。在深化建設村級服務型黨組織方面,南安制定下發《關于規范村級組織活動場所建設的實施意見》,指導各村(社區)黨組織按照“一廳兩欄三室”的標準建設村級綜合服務場所,推廣村干部為民服務全程代理、黨員義工隊、服務隊等做法,不斷增強村黨組織的服務功能。
同時,以推動黨群服務綜合體建設為抓手,深化園區黨建工作,切實提升非公企業(園區)黨建工作成效凸顯。目前全市共有2個市委派出的正科級園區黨工委、4個園區黨委,積極探索實施“四聯”黨群工作法,進一步實現黨的建設、群團建設共建共贏,共促企業(園區)發展。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南安堅持唱好“四字訣”,抓實鄉鎮黨委換屆工作,截至5月31日,該市23個鄉鎮全部順利召開黨員代表大會,圓滿完成鄉鎮黨委換屆選舉工作。
黨員教育管理創新激發活力
教育內容“千篇一律”、管理方式“斷線脫節”、作用發揮“供需失衡”……這些都是黨員教育亟須破解的問題。南安市主動順應信息化發展潮流,創新將大數據思維方法運用于黨建工作中,通過整合全市信息化平臺數據資源,搭建“一核多元”全媒體黨員教育平臺,建立發展黨員和黨員管理模塊,創新 “大數據+微服務”方式,以個性化、動態化、精準化的工作模式破解黨員教育管理難題,切實提升服務群眾水平。
從嚴治黨,嚴把入口、暢通出口,不斷改進教育管理方式方法,南安著力打造一支素質高、黨性純、戰斗力強的黨員隊伍。目前,南安正與福州大學應用心理學系博士團隊共同研發入黨動機心理在線測評系統,通過心理測評、情景模擬、談心談話等程序進行科學分析,創新探索入黨申請人入黨動機測試。推行征求執紀執法部門意見、兩地聯審、兩地公示等制度,防止“帶病入黨”,實行“5+X”黨員量化評估機制,建立黨員后進預警機制和“1+2+1”聯系幫帶制度。同時,結合“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持續深化農村無職黨員設崗定責“三定三解”活動,激發農村黨員隊伍活力,完善黨內激勵關懷幫扶、黨內民主制度。 (陳鑫煒 林志東 王錦法)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959379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