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公里經典路線】
方志委主任帶隊講解古城
昨天上午8時30分,天朗氣清。25公里組徒步尚未開始,隊員們已經躍躍欲試,在出發點或合影留念,或熱身準備,或研究地圖……來自石獅檢察院的18名帥哥美女組成兩支隊伍參賽,并取了青春洋溢的名字——“長得好看是我不隊”、“長得好看怎么都隊”。今年5月,剛剛參加完石獅市青年健行馬拉松的他們笑著說:“44公里健行馬拉松我們都跑完了,這徒步的25公里算什么?”
在出發點的另一邊,鯉城區方志委主任吳英明帶著“網拼”的六個小伙伴參賽。吳英明告訴記者,她是市區人,對老城區的巷子有很深的記憶,想再體驗下小時候穿行巷子玩耍的樂趣。她通過網絡約到六個小伙伴一同參與25公里徒步。在徒步過程中,吳英明希望將自己多年工作所積累的泉州街巷歷史典故與伙伴們分享,“讓年輕朋友更多深入地感受、認識我們的古城。”
華裔女孩因古城之美流連
9時許,隨著開場鑼的敲響,25公里組的隊員們浩浩蕩蕩地從府文廟出發了。這條25公里的經典路線將鯉城區西街、六井孔、中國閩臺緣博物館與新門街等囊括在內,最后又繞到了府文廟。
當隊伍走到中山路鎮撫巷時,隊員們紛紛停下來拍照。位于鎮撫巷的黃宗漢故居,坐北朝南,清代建筑,有兩座三間,三大進及東西護厝、書房、花園等建筑,前有院墻圍護石埕,布局嚴謹精巧、富麗堂皇,是清代泉州仕宦世家聚族而居的宅第典型,也算得上是泉州城里保存最完好的古代私家園林之一。
荷蘭籍華裔女孩謝璦吉也是流連黃宗漢故居的隊員之一。她說,外公是泉州本地人,今年2月,她將畢業旅行目的地定在外公生長的城市。這一趟充滿“閩南味”的畢業旅行,讓謝璦吉在驚嘆古城大美之余,也做出重要決定——長住泉州,用自己的畫筆描繪泉州。“參加古城徒步游,就是想進一步感受泉州的風土人情,豐富自己筆下的內容。”謝璦吉笑著說。
夜跑青年團摘得桂冠
當記者來到中國閩臺緣博物館站時,時值中午,陽光火辣辣地照耀大地,25公里組的部分隊員在這里蓋章。赤腳行走的尤先生引起記者的注意。他說,已經連續6年參加廈門馬拉松,習慣赤腳行走的他腳底起了厚厚的繭,絲毫沒感覺到大地的火熱溫度。
昨天下午1時15分左右,25公里組終點站府文廟迎來第一支隊伍——由李維翔、傅志江、黃廷杰等7人組成的“光明之城寰行團”。據李維翔介紹,他們7人是同家族兄弟,日常愛好運動,有的一周參加2次夜跑,有的是健身房VIP會員。“這樣的活動非常有意義,不僅可以鍛煉身體,也能讓我們年輕人更熟悉、了解自己的家鄉。”
8歲男童隊長走完25公里
“隊長早上5點多就爬起來了,比我們還興奮!”來自龍巖的楊蘭女士憐愛地撫摸著身邊1米多高的兒子笑道。她口中的隊長不是別人,正是8歲的兒子連浩然。
當天早上7點多,小隊長連浩然就帶著隊伍抵達了文廟?;㈩^虎腦的小浩然舉著旗子靦腆地走在隊伍中間,一點隊長架子都沒有。從5歲開始,小浩然就在父母的陪伴下練習馬拉松,最長跑過十多公里的路程。這次,他勇敢地向25公里發起了挑戰。下午4點多,記者再見到他時,他依然興致勃勃,絲毫沒有疲倦感,“一路上我都是自己走的,好多叔叔阿姨都夸我棒!”
母親楊蘭則十分欣慰。她表示,泉州海絲古城定向徒步活動給了她一次對孩子進行鄉土教育的機會。 (許雅玲 陳林森)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替換#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