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藍海洋,就在你我身邊
——福建省“十三五”規劃綱要解讀之三
福建省“十三五”規劃綱要提出,到2020年,全省海洋生產總值爭取突破萬億元,力爭遠洋捕撈產量、產值全國第一。
未來五年,在海洋生產總值向萬億元大關邁進的途中,我們也將愈加感受到大海寬廣而深沉的魅力。
遠洋捕撈,豐富百姓餐桌
印度洋的金槍魚、北太平洋和西南大西洋公海的魷魚、北太平洋西部海域的鯖魚……近年來,這些來自于千里之外的遠洋捕撈水產品,陸續走上我省消費者的餐桌,大大豐富了百姓們的“菜籃子”。
“十二五”期間,我省遠洋漁業綜合實力躍居全國第一。全省遠洋漁企已有29家,覆蓋全省沿海。我省外派遠洋船隊規模達500艘,約占全國五分之一,此外還有近50艘漁船正在建造。目前,我省企業已在印尼、緬甸等國投資興建了9個集漁船停泊、維修、制冰、加工于一體的設施較為齊全的境外遠洋漁業基地,數量和規模均居全國第一。
“我省將著力擴大遠洋漁業的發展規模,推動大洋性漁業有序發展,鼓勵企業積極開發南極海洋生物資源,進一步增強公海漁業資源占有份額和開發能力。”省海洋與漁業廳遠洋漁業處相關負責人介紹。
“十三五”期間,我省遠洋漁業要力爭實現遠洋捕撈產量、產值全國第一,必須在信息技術層面上繼續下功夫。“我省將建立一個融合多種信息技術的智能型數據庫,為遠洋漁業企業的決策作出翔實的信息數據分析和權威的政策信息解讀。”福建省水產研究所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漁場資源的分布情況、不同海域的法律法規知識、捕撈方式與漁場的適應程度等問題都將由客觀的數據說話。
此外,我省還鼓勵企業與入漁國建立互利互惠、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今年起,省海洋漁業部門正鼓勵、引導更多有條件的企業在緬甸、幾內亞比紹等地建立遠洋漁業海外綜合性基地,深入推進中國-東盟、中國-印尼多邊及雙邊漁業項目合作,進一步豐富我國消費者的餐桌,為百姓提供更多的水產品選擇。
旅游垂釣,發展智能漁業
陽光、沙灘、海釣,一個都不能少。想要一個愜意的海邊假期,只需動動手指,就能在“垂釣之旅”上預約所有行程。
去年12月27日,中國休閑垂釣協會官方APP“垂釣之旅”在莆田上線。截至目前,“垂釣之旅”已建立龐大的休閑垂釣數據庫,囊括釣場、釣具、釣友、協會、個人專區等五大功能板塊,覆蓋15個省份近7000萬休閑垂釣愛好者、1萬多家釣具企業、5000多家休閑垂釣旅游企業,成為中國最大的垂釣數據平臺。
中國漁業協會會長齊景發介紹,通過該APP,垂釣愛好者可直觀地看到自己所在位置周邊的釣場,獲取各地優質垂釣旅游路線和與垂釣休閑場所有關的全面資訊;可隨時隨地查閱之前的出游足跡,也可分享到好友活動的記錄;還可直接從APP上獲得釣具的最新資訊,咨詢購買、維護保養、售后服務等都可通過平臺完成。
“漁業產業與‘互聯網+’應進行深入融合。”省海洋與漁業廳廳長吳南翔表示,近年來,我省水產企業試水運用“互聯網+”技術整合產業資源,建立了中國-東盟海產品交易所、“魚多多”水產品電子商務交易平臺等電子商務平臺,成功消除生產商、供應商、運輸渠道商以及消費者間的信息不對稱,讓水產業獲得更健康的發展。“十三五”期間,福建將通過發展智能漁業,進一步助推漁業產業轉型升級。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959379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