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蓬勃發展的產業
張美花從農民到產業工人的華麗轉身,得益于千年瓷都日益蓬勃發展的陶瓷產業!
陶瓷是德化的支柱產業,有著幾千年的制瓷歷史。從上世紀80年代起,德化集中力量在城區優先發展陶瓷產業,厚植城鎮化發展的經濟根基。目前,全縣90%以上的陶瓷企業集聚城區周圍,數量達1400多家,容納了10多萬產業工人。陶瓷產值從1980年的1785萬元到目前近200億元,陶瓷出口值從1481萬元增加到126億元。
為了實現“節約用地、集群發展”,德化堅持開發建設工業梯田,有序引導企業“退城進園”,2002年起先后開發7個近萬畝工業項目園區,同時成立陶瓷產業園區管委會,對園區統一進行開發、建設和管理。目前,全縣80%以上的企業入駐園區,陶瓷產業園區被確定為第六批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日用工藝陶瓷產業集群被評為中國百佳產業集群,成為國家級陶瓷外貿出口轉型升級示范基地,建成全國首個出口陶瓷質量安全示范區。
隨著電子商務的風生水起,如今的德化陶瓷新業態、新模式更是競相迸發。去年,德化網絡零售交易額突破16億元,增長33%。阿里全國首個國際站LBS試點落戶德化;在2015年全國網商創業最活躍的25個縣榜單中,德化位居全國第9位、全省第2位。
產城融合互動,農民充分就業。近兩三年來,德化正按照“以產興城、以城聚產、產城互動”的思路,強化產業支撐功能,抓龍頭、鑄鏈條、建集群,做大陶瓷產業總量,增強就業吸納能力,同時加強對農民尤其是新生代農民的就業觀念教育和勞動技能培訓,提升他們的就業能力,引導他們順利轉型為產業工人。
一個宜居開放的家園
實現了“以城聚人”“以產興城”之后,大量農村人口轉化為產業工人,那么,如何讓這些外來人口或新生代的產業工人樂于在城里安家樂業?
為實現這一目標,德化歷屆政府把德化縣城當成一個景區來美化,努力打造一個綠色、低碳、智慧的宜居家園。如今,德化城區面積比1991年擴大了6倍多,城市骨架明顯擴大。
同時,德化克服山區縣經濟總量小,財政收入少等困難,致力推進城鄉居民社會保障并軌統一,實行同等繳費、同等待遇,以開放平等的姿態,努力善待新德化人:改善住房供應結構,讓農民有安居的住所,開展進城務工人員安居工程試點,推進宅基地置換和流轉試點,率先開展林權“兩換”試點,即以林權換收益、收益換限價房,從而使進城農民工也能實現住房夢;深化戶籍制度改革,讓農民有市民的身份;改革農村產權林權,讓林農有創業興業的本錢;推進公共服務均等,讓農民有平等的待遇,在全省率先將外來務工人員配偶及子女納入“新農合”,享受醫療衛生服務保障的同城待遇,實現了養老保險向城鄉居民全覆蓋。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959379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