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昨日下午,鯉城區臨江街道伍堡社區“家事糾紛服務站”揭牌,此乃泉州首個。
3月1日起,《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家庭暴力法》施行。伍堡社區“家事糾紛服務站”是鯉城法院和鯉城婦聯處理家事糾紛的基層延伸,將引導民眾依法依規處置家事糾紛。
□本報記者 黃雅珊 通訊員 郭昕婕
案例 妻訴夫家暴 經調解撤訴
“我丈夫現在不會對我發脾氣了,也不會打我了,我會好好和他生活下去。” 3月2日,陳某的臉上綻放著重新收獲幸福的微笑。當天,鯉城法院法官在家事調解室回訪陳某。
春節前,陳某和丈夫李某的關系處于冰點。因為李某打罵陳某,陳某訴諸法院要求離婚,后在法官和家事調解員的勸導下撤訴。
原來,陳某與李某已結婚15年,有兩個女兒,家里的支出全靠陳某在車行洗車的微薄工資,李某的收入則自己花。最近幾年來,李某還總是找借口對陳某又打又罵。半個月前,李某借口要為女兒做十六歲生日,向她伸手要錢,她拒絕后換來一頓毒打。陳某落下了滿身傷痕,婆婆和小叔子都看不下去,帶她到醫院照了X光。之后,陳某不敢回家,只能回娘家躲避丈夫。
1月27日,在老母親的陪伴下,鼻青臉腫的陳某鼓起勇氣,走進鯉城法院訴訟服務中心進行法律咨詢。在聽了她的遭遇后,立案庭法官耐心為她答疑釋法,并鼓勵她:“《反家暴法》馬上就要出臺了,你丈夫這樣做肯定是錯誤的,你完全可以用法律保護自己。”幾天后,陳某經過慎重的考慮,再次到法院遞上一紙訴狀,并提交了自己遭受家庭暴力的證據。
不久后,李某接到法院領傳票的通知。
“打老婆是違法的!嚴重的構成犯罪!根據你們現在的情況,你老婆完全可以申請人身安全保護裁定。我現在警告你,你不能再打老婆了!”1月底,法官嚴厲教訓李某。
“沒有沒有,我其實是不想離婚的……”面對法官疾聲厲色的訓斥,李某某成了“霜打的茄子”——蔫了。他說,其實他不想離婚,兩個女兒尚未成年,希望能夠和老婆好下去。法官為他普及了《反家暴法》,還送他一本該院編寫的《法官說案——家里那些事兒》,讓他帶回家好好學習。
舉措 組建家事審判庭 集中審理鄰里糾紛
記者了解到,去年年初,鯉城法院作為泉州兩級法院家事審判試點之一,開始嘗試組建家事審判庭,集中審理婚姻家庭、繼承糾紛等家事案件和鄰里糾紛案件。
鯉城法院在家事審判功能區設立家事訴調中心,包括了家事法庭、家事調解室、少年法庭、調查員工作室和親子活動區等。鯉城法院著力將家事訴調中心打造成集案件審理、信訪受理、普法咨詢、法律援助、心理疏導、人民調解、幫扶救助于一體的基層維權服務平臺。該院去年共受理家事糾紛案件255件,審結251件,其中調解撤訴151件,調撤率達60.2%。
延伸 接地氣進社區 提供家事服務
鯉城法院副院長蘇墨祥表示,在社區設立家事糾紛服務站,是為了傳播文都家教家風,整合多元糾紛解決機制資源,為民眾提供便捷接地氣的家事服務,提升民眾家事法律意識,引導民眾依法依規處置家事糾紛。
“在社區設立家事糾紛服務站,主要是更好地在第一線服務社區的家庭和群眾。”鯉城區婦聯主席黃玉芳說,家事糾紛一般在基層調解消化,正值《反家暴法》施行,希望服務站能夠在反對家庭暴力、構筑和諧家庭方面起到積極的作用。
伍堡社區黨委書記康黎英擁有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工作室,去年,她調解的糾紛有170多件,其中有9件是家事糾紛。前幾天,她還處理了一件老夫妻為了瑣事鬧到社區的家事。她說,鯉城法院和鯉城婦聯在社區設立家事糾紛服務站,以后社區在調解家事時,若碰到法律方面的疑難,就可以請法官幫忙解疑釋惑了。此外,其他社區的民眾有需要也可以到該服務站咨詢。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替換#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