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中心城區不斷向東推進和產業轉型升級的倒逼,給洛江城市發展提供了良好機遇。洛江將緊緊圍繞市委提出的“五個泉州”發展方向,轉變發展理念,從先產后城向產城融合轉變、從注重形象向體現溫度轉變、從粗放分散向統籌協調轉變、從政府主導向共建共享轉變,創新城市發展方式,提升城市規劃、建設和管理水平,加快打造泉州城市新區。
加快建設 提高城市整體品質
洛江按照建設泉州城市花園定位,加快推進167平方公里核心區城市建設,打造精致宜居的城市新區。
不斷拓展城區規模,深化項目帶動戰略,加快連片開發步伐,以主干路網為骨架,拓展城市空間,重點推進萬安中心區、陽江片區、雙陽中心區等重點區域城市化建設與改造提升。其中,萬安中心區加快“優二進三”和“三舊”改造,盤活土地資源,重點發展高品質宜居地產和商務樓宇,帶動現代服務業和都市型產業繁榮。陽江片區通過洛陽江流域綜合整治,開展片區城市設計,著力建設成為集文化旅游、健康養老、生態休閑和高端居住為一體的山水人居新城。雙陽中心區做大區體總量,形成新的城區拓展帶,使萬安、雙陽兩個區域串聯成片。
同時,加快鎮區建設,努力打造富有特色和集聚能力的中心集鎮。加快河市鎮舊鎮區改造、新鎮區建設和工業園區配套,完善萬虹路兩側生活、娛樂設施,帶動人口、資源集聚;繼續實施馬甲小城鎮發展規劃,完善鎮區公共服務,推進鎮區向西拓展;加快羅溪鎮區擴容提質、東拓北移,把水利風景資源、森林公園與鎮區連成一片;虹山鄉以休閑旅游產業為引領,加快完善集鎮生產生活配套。
提升內涵 注重城市功能完善
城市內涵關聯著城市親和力與人情味。今年,洛江擬列入泉州環灣規劃建設項目30個,年度計劃投資22.14億元。加快宜居環境建設、“兩違”治理、石結構房屋改造等項目進程;精細實施地下綜合管廊建設,把水電氣、公用設施等建設與城市建設同步規劃,同步實施;抓好城市排水防澇設施建設,實施“海綿城市”試點工程,解決城區內澇和積水問題。
為便利市民生活,該區規劃建設區域內部快速路,加密內部路網;完善提升萬興街等中心城區市政道路,打通安達路等斷頭路,方便群眾出行;謀劃建設公共停車場,緩解部分小區難停車、亂停車問題。實行公廁、垃圾中轉站等設施與片區開發建設同步發展,與居民生活配套設施同步配套,緩解環衛設施不足問題。加快推進光纖寬帶網絡升級,全面建成4G網絡,打造智慧城市。
洛江生態資源豐富,在城市建設中始終貫穿綠色發展、生態優先發展,使青山綠水成為品質城區的重要標志。加快濱江景觀綠道建設,開展城區裸露土地生態整理,力爭建成區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到12.5平方米。啟動生態文明建設試點示范區創建工作,大力開展重點流域綜合整治、小流域“賽水質”及重要水源地等生態修復保護,持續改善生態條件和自然景觀。科學規劃建設濱江-橋南安置小區-洛陽古橋旅游景觀帶,保護文物與生態。
融合共促 增強城市綜合實力
城市是產業的載體和保障,產業是城市的根基和內核,作為正在拓展中的新城,洛江始終注重產業與城市的融合發展,注重城市與多元業態共生共促,形成良性互動的發展格局。
去年以來,洛江出臺《進一步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的實施意見》、《洛江智能裝備產業示范園區發展規劃》、《進一步鼓勵汽車服務業發展的實施意見》等文件,著力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為促進城市與產業園區融合發展打好基礎。堅持高水平規劃、高質量建設河市西片區新開發區域,吸引項目和人才。在城鎮化過程中統籌考慮經濟開發區現有各園區的道路和其他生活配套,增加公交線路和班次,提升園區生活便利度和舒適度,促進外來務工及創業人員本地化、市民化。
該區積極促進城市與多元業態融合發展,構建具有自身特色的現代產業體系,對已具有一定規模和基礎的產業,如正在發展壯大的智能制造產業,繼續開展招商選資,打造規模化的產業集群和產業帶;以萬安中心城區為核心的現代商圈,萬虹路萬安至雙陽段兩側的汽車服務業走廊,河市北片區以泉州植物園為龍頭的生態休閑旅游帶,馬甲羅溪虹山的美麗鄉村游精品線等,都發揮著以產業帶動城市人才、人口、人氣集聚的效果。對正處于起步階段的產業及前景良好的朝陽產業,如總部經濟、金融保險、文化創意、電子商務等,該區將健全完善引進、培育和激勵政策措施,加快總部經濟區、眾創空間、電商產業園區等載體建設,培育一批創業示范基地,吸引更多企業和項目入駐。
(葉雅萍)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959379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