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老人橫跨道路中間綠化帶,在機動車道上一路小跑,只為追上公交車。在中心市區安吉路柏景灣門口及中駿世界城門口的公交站點,這樣既揪心又危險的場景,幾乎每天都在上演。昨日,記者對市區安吉路部分公交站點進行走訪,發現除了這兩處設在綠化帶后面的公交站點給乘客乘車造成不便之外,還有一些站點,僅在綠化帶上立一根鐵桿,沒有任何遮風擋雨設施。
□泉州網-泉州晚報記者 王金植 實習生 陳嘉斌 文/圖
站點在綠化帶后面 須跨綠化帶乘車
“這處公交站點設置很不合理,我們乘車必須橫跨綠化帶。”昨日,讀者陳先生向本社24小時熱線96339反映,市區安吉路柏景灣門口的公交站點,設在非機動車道旁,非機動車道與機動車道中間隔著綠化帶,綠化帶沒有開口,乘客搭車必須橫跨綠化帶,很不安全。
當天下午2時50分,記者來到這處公交站點,只見道路中間綠化帶上站著四五名乘客,其中有一名婦女拉著一個小孩在等車。她告訴記者,站點設在綠化帶后面,如果不在綠化帶上等車,公交車來了,必須穿過非機動車道及中間綠化帶,有時候就趕不上了。
記者看到,有一些乘客直接站在機動車道上等車,險象環生。另有一些乘客在站點上等車,等公交車來了之后,一路小跑,橫穿綠化帶乘車。因為不少乘客橫穿綠化帶或站在綠化帶上等車,導致綠化帶被踩出幾條小道來。站點設在綠化帶后面,公交車只能停在機動車道上下客,有的乘客下車后直接橫穿機動車道到對面去,非常危險。
記者在原地觀察了20分鐘,看到先后有10多名乘客跨綠化帶乘車,有10多名乘客在綠化帶上等車,其中不乏老人和懷抱嬰兒的婦女。
像這樣的公交站點,在中駿世界城門口也有一處。
綠化帶上設站點 沒有遮風擋雨設施
在機動車道與非機動車道中間的綠化帶上立一根鐵桿,上面掛著幾塊路牌,就成為一處公交站點。乘客或站在機動車道上等車,或站在綠化帶上等車,都很危險。記者發現,這樣的公交站點在安吉路有不少。
泉州市第一醫院城東分院門口的公交站點,就是在綠化帶上立著一根鐵桿,上面掛著6塊路牌,標有公交線路。除此之外,該站點沒有其他設施。幾個乘客站在綠化帶上等車。在對面的海峽體育中心門口,也有一處這樣的站點。記者發現,這樣的站點在安吉路沿線共有5處。
“站點太簡單了,沒有頂棚,如果遇大太陽或下雨,連遮風擋雨的地方都沒有。”市民戴先生剛好在等公交車,他說,公交站是立桿式的,沒有任何避雨設施,不利于市民出行。
許多乘客表示,安吉路一些公交站點沒有“戴帽”,乘客經常會遭遇日曬雨淋,更重要的是,站點設在綠化帶上,沒有候車的地方,乘客要么站在綠化帶上,要么站在機動車道上,存在安全隱患。
他們表示,安吉路有一些公交站點的設施就比較好,把綠化帶改為公交站點,并建設了候車亭,乘客在候車亭上候車就很安全,希望這些“無帽”的站點能夠早日改造成規范的候車亭式站點。
立桿式站點屬臨時 公交公司稱將改進
“‘無帽’站點為立桿式站點,是為了方便市民乘車臨時設置的。”泉州公交發展有限公司相關人士介紹,當年建設安吉路時,公交站點就一并建設,目前那些候車亭式的站點就是當初建設的。后來隨著安吉路兩側居住的人員增多,原有的公交站點不能滿足市民的乘車需求,他們就在綠化帶上臨時設置了一些立桿式的站點。
她解釋說,因為建一個規范的公交站點需要相關部門審批,由相關部門建設完后,再移交給他們使用。目前,他們正在著手把這些立桿式的站點改造為規范的公交候車亭停靠站。
她說,柏景灣門口及中駿世界城門口原來也只是在綠化帶上設置立桿式站點,后來這兩處的開發商建設了公交候車亭式站點。因為站點設在綠化帶后面,有些地方公交車沒有辦法開進去,所以只能在機動車道上下客。至于市民提出的安全問題,她表示將給予考慮改進。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替換#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