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近年來,晉江在流動人口市民化探索上先行先試,在全省率先推行居住證,實行“無房也可落戶”、“先落戶后管理”政策,做到“零門檻”落戶,讓流動人口成為新市民,受到了社會各方廣泛好評。
近日,公安部前來晉江調研戶籍制度改革情況,希望晉江進一步在解決住房保障、就業培訓、子女教育等方面積極探索實踐,采取更加有力有效的措施,不斷完善制度,創造新鮮經驗,真正闖出一條新路,為福建乃至全國戶籍制度改革提供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和模式。
晉江現有戶籍人口111.8萬、外來常住人口130多萬,是全國新型城鎮化建設試點城市。
可以說,晉江的發展離不開130多萬外來流動人口的貢獻,他們是晉江工業化、城鎮化、現代化建設的主力軍。如何讓他們融入晉江、扎根晉江,既是晉江新型城鎮化要解決的最核心問題,也是晉江一直以來努力探索突破的重點領域。
近年來,晉江始終堅持“同城同待遇、保障全覆蓋、待遇均等化”的基本理念,深化戶籍制度改革,不斷豐富流動人員居住證制度市民化待遇內涵,推動基本公共服務向常住人口全覆蓋。
推行居住證
流動人口“進得來”又“住得下”
早在2011年7月,晉江就按照中央試點工作的要求,立足“以人為本、服務為先”的理念,著力先行先試,在全省率先實行居住證制度。
流動人口只要年滿16周歲、擬在晉江居住1個月以上,可以就地在“市、鎮、村、企”四級流動人口服務管理所(站)申領居住證,享受就業服務、義務教育、助學補助、落戶等30項市民化待遇。
截至目前,全市共設置62個居住證辦理點,配備專職協管員518人,兼職協管員3000多人,累計申領居住證240多萬張。
深化戶籍改革
流動人口“留得住”又“融得入”
晉江在2012年出臺、2014年修訂《流動人口落戶管理實施意見》,實行“無房也可落戶”、“先落戶后管理”政策,通過在19個鎮(街道)、392個村(社區)和300多家規模以上企業設立集體戶的辦法,并在行政審批服務中心增設流動人口落戶專用窗口,開辟綠色通道,切實做好落戶保障服務。
去年,晉江又對落戶政策進行調整,對有合法穩定住所的人員及其共同居住生活的配偶、未達法定婚齡子女、父母,均可將戶口遷入居住地;對于居住在出租私房的流動人口,規定“在征得房東同意的情況下,可將戶口遷入出租私房所在地;房東不同意的,可遷入社區公共地址,解決了流動人口符合落戶條件又沒地方落戶的問題,讓流動人口‘落戶無門檻,轉入無障礙’”。
截至目前,晉江已辦理流動人口落戶21148人。去年12月10日,央視《新聞聯播》以《深化戶籍改革,打破壁壘讓福利共享》為題報道了晉江戶籍制度改革經驗做法。
落實同等待遇
流動人口“過得好”又“有奔頭”
晉江通過全方位解決流動人口的住房、社保和公共服務等問題,讓流動人口愿意留在晉江安居樂業,有希望、有奮斗、有奔頭。
在義務教育方面,晉江賦予流動人口子女享受與晉江本地學生一樣的就學升學權益,不讓一名流動人員子女上不了學。目前,晉江外地學生已達21.53萬,占在校生的60%,且93.2%以上就讀公辦學校,市財政每年投入流動人口子女就學教育經費達17多億元,實現流動人口子女免費接受12年就學(含普高和中等職業教育)全覆蓋。
在住房保障方面,晉江從廉租房、公租房、經濟適用房、企業員工宿舍、安置房、人才房和積分優待住房等7方面構筑多元化流動人口住房保障體系,讓流動人口“有房住”。目前,累計向流動人口提供保障性住房3830套、占全市配售配租總數的67.4%。
在醫療衛生服務方面,晉江不僅讓持居住證流動人口平等享受證照辦理、困難救助、計劃生育、公共衛生等基本公共服務,還賦予流動人口平等參加各項社會保險、職工醫療互助、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社保待遇,實現社會保險“零障礙、零差距、全覆蓋”。同時,設立定點惠民醫院,讓在我市參保的流動人口享受政策內費用減免12%,封頂5萬元的優惠政策;并在全省率先開啟新農合異地結報工作,目前已經實現重慶墊江、豐都和福建漳浦等三地流動人口可在晉江辦理新農合異地結報。
在薪資保障方面,晉江投入2720萬元在全省率先設立企業欠薪保障調劑金,用于解決企業拖欠員工薪資問題,并建立欠薪舉報獎勵等制度,不讓一名外來務工人員因惡意欠薪領不到工資。2013年以來,共破獲涉及欠薪類案件59起、刑拘犯罪嫌疑人76人、起訴53人,追回欠薪款約4000萬元。
在積分優待方面,晉江在2014年8月出臺《流動人口積分優待管理辦法》,每年推出1000個公辦學校起始學位、1000個安置房購房(或自行購房補助)資格優待,吸引優秀流動人口落戶晉江。截至目前,全市申請參加市民化積分優待的流動人口達5萬多名。
在政治待遇方面,晉江讓流動人口平等參與“兩代表一委員”推選和選舉,充分表達利益訴求。目前,全市有341名流動人口擔任市、鎮兩級的“兩代表一委員”。
今后,晉江將抓緊出臺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認定指導意見,按照“新人新辦法、老人老辦法”,解決集體資產分配問題,消除村級組織接受新落戶人員疑慮,破解流動人口落戶的“玻璃門”、“暗門檻”等問題。
此外,晉江將大膽創新便民利民舉措,把“互聯網+”和微信“指尖辦事”等新業態利用起來,全面提升服務水平。通過縮短辦理時限,方便群眾,將微信受理審核由5個工作日縮短為2個工作日。 (記者黃祖祥 通訊員莊凌龍 蔡燕婷 文/圖)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959379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