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畫跨界 共譜弘一《清涼歌集》
當南音、油畫和語言相遇,會發生什么樣神奇的反應?1月23日下午,在源和1916刺桐里,泉州思無邪讀書會和南音雅藝共同舉辦了弘一法師《清涼歌集》南音唱片和明信片首發式,100多名觀眾共同欣賞、聆聽、品味南音這門古老傳統的藝術,交流分享,觸動感悟,體驗了無我的境界。□泉州網-東南早報記者 顏雅婷/文 潘登/圖
音畫合作 成就經典
“天作之合,因緣巧合;情投意合,一拍即合!”談起《清涼歌集》的合作創作,華僑大學文學院教授,泉州方言研究會理事長王建設十分興奮。據悉,《清涼歌集》是弘一法師創作的《清涼》、《山色》、《花香》、《世夢》、《觀心》五首歌曲的總稱,具有很深的蘊意。
一次偶然的機遇,南音傳承人蔡雅藝發起,攜手王建設教授與泉州美術家協會副主席蔡永輝教授,共同創作音畫無界《清涼歌集》。由王建設教授為所有唱詞進行方言發音的審定,蔡永輝教授專門創作五幅主題油畫,蔡雅藝老師用南音譜曲并進行演奏。因緣際會,成就了經典之作。
思想碰撞 傳承發展
“《清涼歌集》是我首次嘗試的南音創作,我把它看作是一種發展,而不是創新。”首發式上,蔡雅藝不僅為觀眾帶來了美妙的南音演奏,并現場與王建設教授、蔡永輝老師,暢談泉州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同時,與現場觀眾交流互動,開展了一場精彩生動的泉州文化跨界訪談活動。
期間,王建設教授用閩南語誦讀,以蔡永輝創作的畫作為背景,民間南音藝術家蔡東仰和蔡雅藝、陳思來共同演奏《觀心》,將觀眾們帶入了如癡如醉如夢如幻,如怨如慕如絲如縷的境界……
現場,思無邪讀書會和南音雅藝的觀眾分別用普通話和閩南語共同誦讀了《清涼歌》。據悉,思無邪讀書會組建于2015年3月,秉承公益樂享的宗旨,以誦讀為載體,互相學習交流,共同探尋生活的藝術,舉辦系列公益文人活動。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959379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