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深化,劍指“四風”潛伏
“到威海培訓,怎么報銷濟南的住宿發票?”2015年9月23日,省紀委第三檢查組在平和縣農業局查閱“三公”經費賬冊時,發現貓膩,當即找報銷發票的干部核實,該干部承認了參加培訓后“借道”到濟南游玩的事實。
“發票穿上馬甲,報銷移花接木”,是當前“四風”問題潛伏的一種重要形式。我省紀檢監察機關堅持以問題為導向,準確把握“四風”的新動向、新形式,見招拆招,使監督手段和措施更加有的放矢。
在組織明察暗訪中,各級紀檢監察機關深挖細查“隱身衣”問題,重點檢查各級黨政機關和企事業單位的會議費、培訓費和辦公用品經費等使用情況,查找是否存在轉移費用問題;抽查“三公”經費和食堂賬冊,查找是否購買天價月餅、高檔茶葉等高端禮品,以及暗訪公車使用情況等。
各市、縣(區)紀檢監察機關采取電話督導、實地檢查、專項督查、隨機抽查等方式,利用電子監控視頻、財稅征管信息系統等手段,及時發現和查處“隱身衣”問題。
在閩南一帶,博餅是一項傳承百年的中秋佳節習俗。然而,近年來有些黨政機關、國有企事業單位把博餅變成“博福利”。以博餅名義用公款購買和發放節禮,成為中秋“四風”主要問題之一。對此,省紀委出臺的“八不準八不得”和廈門市紀委出臺的“十個嚴禁”中,明確把糾治違規博餅作為嚴肅紀律的重要內容,規定不準用公款組織中秋博餅活動,不得參加下屬單位及其他有利益關系的對象組織的此類活動。
針對“四風”隱形問題,全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積極運用“互聯網+”監督模式,加大微博、微信、移動客戶端等新媒體運用,進一步暢通監督渠道,鼓勵群眾“隨手拍”“隨手傳”,用照片、視頻和文字反映身邊的“四風”問題。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959379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