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對泉州口岸開放而言可謂舉足輕重的一年:4月,全市首單零售出口跨境電商貨物順利通關,泉州成為我省第三個啟動跨境電商通關的試點城市;5月,泉州首票國際快件順利通關,標志著我省第二個國際快件監管中心正式啟動運營;7月,晉江陸地港國際快件中心與泉州晉江國際機場以設立接駁區的方式前置報關、報檢流程,晉江機場國際貨運業務得以正式啟動;10月,泉州開通入境郵包,成為繼廈門、福州之后全省第三個正式開通國際郵路通道的城市。
如今晉江陸地港的外貿集裝箱吞吐量已躍居全國第二,在泉州市政府辦公室副主任、市口岸辦主任黃文成看來,這不僅僅是一家港口運營企業的成功,更是建設泉州外向型經濟公共服務平臺的成功。筑巢引鳳,一撥撥企業回流屬地通關,一個個外地企業被吸引前來落地入駐,每年為進出口企業省下數千萬元成本。 □本報記者 劉倩 呂斯達 通訊員 楊銘
開拓新業務 不到一年港臺貨運即“爆倉”
2016年1月6日,一個普通的工作日,晉江陸地港的跨境電商通關中心卻一派繁忙。此時距離晉江陸地港的首票跨境業務通關——2015年4月14日泉州新時穎以跨境電商模式出口28箱、貨值24580美元的服裝,還不到9個月。
“這一個多月來基本都是這樣的情況。”泉州海關晉江辦駐陸地港科室負責人介紹,進入2015年12月,陸地港國際快件業務猛增,最繁忙的一天業務總量超過2萬票。
晉江陸地港各項國際業務的開通,吸引了EMS、中華速遞、DHL、華夏貨運等多家國內外知名物流企業入駐。記者在晉江陸地港國際快件監管中心看到,目前入境快件主要來自國內的香港、臺灣,還有日本、澳洲等國家和地區,通過陸地港進出境快件監管中心監管清關后配送至全國各地。
據了解,盡管各項業務開通還不到一年,但目前晉江—臺灣、晉江—香港航線國際貨運已經全部“爆倉”。
吸引“外流客” 2000多家外貿企業回歸屬地通關
作為我市大型外貿公共服務平臺,晉江陸地港自運營以來已累計為超過2000家泉州貿易企業提供外貿綜合服務。而在晉江注冊的外貿公司也從2012年前后的300家左右,發展到目前的超過1000家。
近年來將業務移回泉州的外貿企業幾乎呈幾何級增長。廣東泉州商會執行常務副會長施曉東不久前帶領30多家泉商回歸晉江陸地港通關,便是從合作伙伴石獅龍鼎商貿有限公司歐陽良友處得到的消息。得知晉江陸地港的通關便利政策,從2015年11月開始,多家廣東泉商特別是原本就將貨源地設在泉州的鞋服、布料企業,出口業務陸續回歸,在大約兩個月的時間里,從陸地港通關的貨物金額達到1000多萬美元。
是什么吸引著企業如鴻雁般回歸?在指導晉江陸地港籌建之初,市口岸辦主任黃文成曾提出過“建設‘一條龍’、‘一站式’外貿通關服務的內陸口岸”的設想?,F在看來,當初的藍圖已粗具雛形。
通過泉州海關、泉州檢驗檢疫局的多方協調和監管模式創新,晉江陸地港實現了與省內各大外貿集裝箱碼頭對接,整合了數百條航線資源,有效幫助企業降低物流成本。舉個簡單的例子:晉江陸地港跟省內各大碼頭對接后,外貿企業就能實現在本地先報關、報檢,然后采用海關電子關鎖模式、全程監管下直接封鎖運輸至碼頭裝船。
加上2015年陸續開通的跨境電商、國際快件、國際貨運、國際郵件等重點國際業務,以及晉江陸地港與美國郵立達等海外倉運營公司合作,助力企業布局海外倉,以更好地降低物流成本,這樣一個集通關、退稅、融資、收匯、信保、物流等一體的外貿綜合服務平臺,在泉州外貿企業中口口相傳。
“項目運營近四年,泉州出口貨源不斷回流,其中30%以上是原來由廣東、江蘇、浙江、上海等外貿發達省市口岸出口海外的貨源。”晉江陸地港執行董事李圓圓說。
“走出去” 企業一年省下約3000萬元
當前,國際貿易的需求量及訂單量都開始化整為零,小額訂單逐漸增多,不再是單一的大宗貿易。發展跨境電商是個大趨勢,對泉州這個以中小微企業為主體的產業城市,是一個外貿新機遇,但也面臨新的貿易通道如何構筑的瓶頸。
李圓圓說,隨著跨境電子商務的發展,企業對小件、快件的技術性通道的要求越來越大,跨境電商通關中心、國家快件中心兩個中心的建成意味著泉州地區跨境電商貨物可以就近快速通關,節約大量成本。
晉江陸地港招商部經理陳力賢告訴記者,一些大的港口碼頭,通常截單時間在下午四點,通關擁堵導致已經到港的貨裝不了船的事時有發生。“就拿廈門來說,貨物晚進場企業需向船東交納600元/柜的晚進場費、150元/柜的碼頭搬移費;如果貨物滯留在港,除了要向港口交納堆存費,而且延誤了交貨周期,不僅損傷企業信譽,還要向對方客戶賠償。”如果貨物在晉江陸地港順利通關放行,即使到達廈門港口時間晚點,也能夠進港裝船。
晉江陸地港還有一項“隱形”競爭力。“在晉江陸地港報關,正常情況下,海關當天的報關單要全部審核完畢才下班,有時關員甚至加班到晚上11點。”泉州海關晉江辦駐陸地港科室負責人透露。陸地港杰潤報關有限責任公司晉江分公司報關員陳淑苑告訴記者,從2012年入駐陸地港以來,幾乎每周她都要向陸地港海關申請預約加班,從來沒有因為報關延誤過船期。
事實證明,早在2012年下半年即回歸屬地報關的泉州外貿企業菲莉集團(福建)有限公司、福建美明達鞋業發展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眼光不錯,兩家企業在2015年共節省了出口成本近千萬元。2015年,恒安集團公司、晉江集成傘業有限公司等多家龍頭企業紛紛回歸陸地港就近報關,在龍頭企業帶動下,晉江陸地港去年全年累計貿易額近30億美元,為進出口企業節約成本約3000萬元。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959379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