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大代表關注農村飲水安全
南安安溪7.66萬村民喝上“放心水”
核心提示
2005年以來,我市共有199.66萬農村飲水不安全人口列入全國農村飲水安全建設規劃。2015年,市十五屆人大五次會議將鄭云梅等市人大代表提出的《關于加強農村飲用水安全管理的建議》列為人大重點建議。
2015年,南安、安溪2個縣(市)9個鄉鎮開展建設水源工程、凈水工程、輸配水管網等,目前已完成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任務,讓7.66萬農村人口擺脫飲水不安全的困擾。
□本報記者 許雅玲
從“走山路去挑水”到“水到家門口”
午后,安溪藍田鄉山內寨村魏喜芬老伯,擰開家門口的水龍頭,清澈的水緩緩流入臉盆。“現在用水方便多了。”魏老伯邊洗手邊對記者說,村里沒建設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前,他都要走到水坑去挑水,“年紀大了,挑不動了,幸虧現在有干凈自來水。”
山內寨村有578人,從村頭到村尾足足4公里,村民散居在大山各處,大多就近飲水。“哪里有水坑,居住在周邊的村民都搶著去挑水。”60多歲的顏炳煌老伯在村部旁邊開診所,他說,從家到附近的水坑得走一段山路,挑一擔水來回要半小時。當時,顏老伯全家十幾口,吃水量大,一天得挑十幾擔水。“現在水管接到家門口,家家戶戶都吃上放心水了。”
在村民顏長流看來,冬天水干和雨天水臟是困擾之前用水的兩大問題。“農歷十月到次年三月,冬天少雨,水坑里基本沒水,得走到很遠的水源去挑水。有時一下雨,坑里的水都臟了,沒法用。”
從“雨天水就濁”到“水質有保障”
在山內寨村村支書王兩金、村主任顏志揚的帶路下,記者來到該村飲水工程處。顏志揚介紹,從水源處引水到過濾池,經過過濾凈化,再儲存到蓄水池中,通過管道引到全村家家戶戶。“這樣,水質有保障。”
據悉,十年間,全市投入9.34億元,建成農村集中式供水工程1440處,供水規模15萬噸,惠及164個鄉鎮、2239個村。根據最新調查摸底結果,全市尚有82萬農村人口存在不同程度飲水安全隱患。“十三五”期間,我市計劃投資15.15億元,新建供水工程774處,改造供水工程958處,進一步提高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入戶率、通水率和水質合格率。泉州市級及洛江區、泉港區、石獅市、晉江市、南安市、惠安縣、安溪縣、永春縣、德化縣、臺商投資區等11個水質檢測中心建設已基本完成。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959379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