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精準出擊,明晰供給側改革的目標路徑。今年7月,省委省政府研究出臺《關于進一步加快產業轉型升級的若干意見》《福建省實施〈中國制造2025〉行動計劃》,為打造福建產業升級版“定調”。同時,省政府從年初的“促進工業創新轉型穩定增長十條”“加快互聯網經濟發展十條”,到年中的“加快發展智能制造九條”、“大力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十條”,再到年末同時出臺促進工業經濟穩定增長、進一步推動企業兼并重組、新一輪企業技術改造等三項政策,皆彼此配套,相互銜接,持續給力。
以重大產業項目為抓手,福建上演重構產業格局的大戲。
長期偏輕的產業結構,向高水平的適度重化邁進。一年里,申遠新材料與荷蘭帝斯曼簽訂己內酰胺二期項目技術許可協議;中景石化聚丙烯一期項目進入全面聯動調試階段,即將試投產;兩岸合作的漳州古雷煉化一體化項目奠基;“華龍一號”示范工程兩臺機組——福清核電5號、6號機組接連開工……福建臨港石化產業基地、清潔能源基地、鋼鐵產業基地快速崛起。
以戰略性新興產業為代表的先進制造業進一步做大做強。聯芯12英寸晶圓制造項目、全球最先進的天馬第6代LTPS項目、日本電氣硝子8.5代TFT液晶基板玻璃項目、京東方8.5代面板項目、華佳彩高新技術面板項目……在這一年當中或開工、或投產,直接帶動電子信息這一主導產業向高端邁進。
圍繞龍頭,鑄鏈成群,福建的產業努力邁向中高端。
傳統優勢產業依靠轉型升級,催生新的增長點。1至10月,全省完成技改投資3762.1億元,同比增長21.9%,占工業投資的比重達63.7%,同比提高3.1個百分點,更多的企業成為細分市場的“單打冠軍”。在“中國制造2025”、“互聯網+”等戰略指引下,傳統產業融入智能制造、兩化融合、互聯工廠等新元素,轉型的“氣質”更加“時尚”。
更多依靠創新驅動,才能更好實現引領型發展。從全省評審產生49家省級眾創空間,聚集1000多個創業團隊,到獲批啟動建設國家技術轉移海峽中心,區域創新體系建設不斷完善。前三季度,全省發明專利授權量同比增長58.25%,專利申請受理量同比增長57.01%;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2500.72億元,同比增長14%,占GDP比重為15.2%。
從沿海到山區,綠色發展的理念深入人心。莆田和武夷新區看“生態臉色”取舍項目招商,非環保項目投資再大都不圖,要的都是高檔食品加工、新能源科技等綠色環保產業;三明探索環境信用評價、環境污染責任保險等市場、金融手段,推進生態環保領域改革……監測數據顯示,今年全省GDP能耗預計同比下降6%左右,規模工業萬元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12%。
更加注重提升供給體系的質量與效率,福建打造產業升級版的步履扎實而矯健。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959379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