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個風貌區 保留特色并改善
現階段,方案擬按照文化老城風貌區、城西陶瓷產業示范風貌區、城東瓷都新城風貌區、交通門戶風貌區、生態旅游風貌區、生態產業風貌區等多個分區,在保留本土特色的同時,因地制宜進行適當改善,專項規劃。
★文化老城風貌區
專家提議,以行政辦公、文化教育、生活居住、商業服務為主要功能的文化古城風貌區,建筑應以現代風格為主,色彩主要是白色,輔以傳統灰黑色,沿街注重老城古典的現代風格。
要重視文化品質,從材料、街頭景觀小品等細節上呼應古城陶瓷文化;結合老城整治,多采用立體的體育設施建筑,鼓勵建筑架空層、露臺的利用;將城市步行系統與各方面建設相結合,創造友好的步行環境;利用立體綠化改善建筑立面,鼓勵居民自種花木。
★城西陶瓷產業示范風貌區
該風貌區的主要功能是生活居住、生態產業、商務會展,建筑當以生態節能為主旨,風格可現代前衛,道路交通方面重視融入和展示陶瓷文化。
專家建議,在整治過程中,要保護好區域內的重要山水。日后會展中心是陶瓷城示范區的標志性建筑,形態、色彩應嚴格控制,建筑整體外觀應簡潔明快,以自然、柔和的中性色調為主。居住建筑立面應保持潔凈、統一,住戶不得隨意添加構筑物,以免破壞整體形象。
★城東瓷都新城風貌區
除了生活居住、商業服務外,該風貌區還承擔工業生產功能。這里的建筑,墻面上建議以灰色為主色調,淡黃色為輔色調。
這里有不少宗教建筑,人文底蘊深厚,應予以重視,并重點保護好工業區與城鎮間的過渡區植被。專家認為,要突出整體印象,可從建筑風貌控制切入,定位為工業建筑風格,指導周邊風貌及新區建設,作為文化形象。
★交通門戶風貌區
白色、淡黃色、木石自然色,都可以成為這里的建筑色彩。現有方案規劃該風貌區要突出交通樞紐功能,以未來的火車站區域控制周邊整體城市環境,使秩序主次分明。還要把門戶形象凸顯出來,綜合打造火車站站前廣場、廈沙高速公路英山立交及景觀大道,并在重要的標志節點融入陶瓷文化元素,塑造文化形象。
★生態旅游風貌區、生態產業風貌區
青磚、灰瓦、白墻,主打旅游休閑的生態旅游風貌區,保留部分老式民居形式建筑。整體定位為民居建筑風格,指導舊鎮風貌改造及新區建設,打造一個良好的旅游景點。
生態產業風貌區擁有富含海絲文化的大興堡,專家提議可結合大興堡、月級窯等文化遺跡,形成串聯,使旅游活動更加豐富。街道的設計要滿足人、車不同需求,讓產業區景觀與城市開放空間相融合。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959379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