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12月1日電(記者趙博)全國臺灣研究會1日在北京舉辦2015年臺灣政局暨兩岸關系回顧與展望研討會,約50位兩岸專家學者與會。與會人士普遍認為,兩岸領導人會面是今年兩岸關系“頭等大事”,具有里程碑意義,將成為未來兩岸關系前行的“航標燈”。
全國臺研會副會長王在希說,兩岸領導人會面象征著兩岸高層政治對話的大門已經開啟。會面的重要成果是重申了兩岸同屬一中、堅持“九二共識”、共同反對“臺獨”、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的原則立場。這對未來臺灣領導人是一種制約,具有深遠的戰略意義。
他表示,兩岸關系和平發展已成為島內民意主流,這為今后一個時期兩岸關系的穩定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因此,即使將來臺灣再次出現政黨輪替,兩岸關系和平發展大勢不會出現根本逆轉。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教授黃嘉樹以“于無聲處聽驚雷”來形容兩岸領導人會面的轟動效應。他說,這是兩岸最高領導人自1949年以來的首次會面,跨越了事務性、經濟性和政治性的議題分界線。從長遠來看,這可能為兩岸雙方提供全新且最高級、最有效的溝通管道,為和平發展提供強有力保障;從近期來看,這對民進黨的“維持現狀說”形成了尖銳挑戰,民進黨如不能在是否認同“九二共識”的問題上給出一個大陸可以接受的答案,就必須承擔破壞現狀的罪責。
北京聯合大學臺灣研究院教授劉紅認為,兩岸領導人會面的成果集中在對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長遠規劃、戰略設計和加強交流合作上,必然會對島內政治生態產生重大影響。隨著兩岸關系邁進“深水區”,兩岸領導人會面將成為兩岸關系前行的“航標燈”以及臺灣民意、輿論和社會的向往。
臺灣昆山科技大學教授丁仁方表示,兩岸領導人會面有兩個實質性意義:一是確立“九二共識”的歷史地位,向全世界表明“九二共識”不是國共共識,而是兩岸雙方的共識;二是堅持兩岸關系和平發展方向,通過合作實現振興中華的目標。會面還有兩個象征性意義,分別為凸顯兩岸問題應自行解決、以政治對話增進兩岸互信,這對今后兩岸互動具有相當的指引意義。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959379 郵箱:admin@qzwhcy.com